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发展 >> 正文 >> 正文

蔡徐坤秀古装,文化综艺开启沉浸式剧场

来源:天坛 时间:2023/6/17

作者/艾木子

“负伤”的  俞灏明抱起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切断了敌军退路,最终“壮烈牺牲”。

逼真的战争场面还原,扎实的台词基础和毅然赴死的眼神,你以为俞灏明又出演了某部抗战题材影视作品?

但其实它只是东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纪实寻访类节目《闪亮的名字》中的一小段关于英雄故事的场景再现。

作为70周年献礼综艺的成员之一,《闪亮的名字》是由东方卫视打造的一档寻访英雄人物,讲述历史故事的文化节目,但与曾经单一讲述人物故事的纪实类综艺不同,《闪亮的名字》中除了传统节目中的讲述环节,还加入了俞灏明、严屹宽、宋轶等明星对于英雄事件的影视化演绎,将书本化的英雄形象通过视觉效果传达出来。

而事实上,  这种穿插着明星情景再现小剧场的模式,正是现如今文化价值观类综艺摆脱枯燥乏味的“必备法宝”  。

从刑侦场景到故事演绎,荧幕小剧场的“进击”

在明星参上演综艺小剧场之前,穿插式的情景再现一般由素人完成,大多出现法制节目中,通过还原犯罪现场或真实案件过程,让观众对于事件拥有全方位的感知。

真正把这一手段升级为明星演绎、故事还原的是央视在年年末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

这档节目由央视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邀请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并由其讲述“大国重器”背后的历史故事。  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热议,截至发稿,《国家宝藏》第一季在豆瓣获得7万余人次评价,评分高达9.1。

而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一方面借了近几年攀升的文物热的“东风”,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节目中穿插的,由明星进行影视化演绎,还原文物前生今世的“小剧场”。

九期节目,29位演员及流量艺人参演,演绎场景包括宋徽宗和《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的对话;  司马光父子守护石鼓;  永和公主如何成为“初代美容博主”;  唐朝的公孙大娘如何“一舞成三圣”……

尽管其中很多故事可能并未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此前在采访中曾表示,  这些穿插其中的“小剧场”都是基于史料的合理猜想  。

以第一期中司马光的故事为例。  大众对于司马光的认知大多仅限于书本中流传的“司马光少年砸缸救友”,而在宋朝的史料上也没有司马光与石鼓的具体记载。  但节目组在史料中也发现,司马光的父亲曾受皇帝之托云游四方寻觅石鼓,恰好时间也与司马光的少年时期重合,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节目中的小剧场最终就孵化出了由演员梁家辉扮演的司马光与导演朱峰扮演的司马池上演的守护石鼓的故事。

除了老牌演员外,《国家宝藏》的小剧场中也出现了包括关晓彤、易烊千玺、周冬雨、吴磊等鲜肉面孔,其中很多年轻的艺人更是把首个演绎是生涯中的首次古装扮相奉献给了国宝故事的演艺舞台,再加上舞美、声效的配合,也成功为《国家宝藏》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

这一尝试的成功,也恰恰为《国家宝藏》之后,更多曾经枯燥无味的文化价值观类综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剧本编写、服化道还原,综艺小剧场如何打造沉浸式体验

而如何打造符合节目气质的小剧场,具体方法根据综艺的不同性质也有所区分。

比如像《一本好书》这样偏向于文学气质的荐书类节目,在小剧场的选择上,就  综合运用了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不同的节目模式  ,在12期的节目中,节目邀请到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实力派演员为主以沉浸式剧场演出来呈现书中情节和情感,成功将书面文字进行了视觉化地演绎。

另一种综艺小剧场则常见于历史文化类综艺。  比如同样以故宫为文化主载体的《上新了·故宫》,该综艺虽整体围绕着故宫文创进行,但为了让观众更深层次地体会文创背后的历史故事,节目中演员周一围也上演了一出乾隆的三种“梦境”,令无数观众心疼起帝王的晚年无奈。

主要以推广历史建筑天坛为核心的《遇见天坛》则  把副线的拍摄作为每期节目中故事揭秘的高潮  。为了拍摄明星的副线故事,该节目组专门把天坛内部设置的公园管理处进行了重新置景,打造了一个短期的摄影棚,每次主线录制结束后,明星嘉宾和节目组都要再次周转至该处,进行影视化副线的拍摄。

在该类节目中,  小剧场大多是起到最终解密的作用  。在节目前期,明星嘉宾对于天坛的神秘故事进行挖掘、探讨,而最终,以小剧场演绎的形式揭开前面埋下的悬念,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小高潮。

除此之外,随着国庆将至,一批献礼价值观综艺中也加入了明星版本的小剧场,比如说讲解英雄人物故事的《闪亮的名字》。

该节目中,小剧场往往是随着故事的讲述进行分段式插入,一步一步地对故事情节进行推进,  目的在于给枯燥的讲述方式增加更多实感的体验  。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明星演绎小剧场都让文化价值类综艺有了新的活力。

综艺赋能新活力,明星小剧场也能磨演技?

这种对综艺活力  的需求与当下综艺市场更加小众化、垂直化的综艺竞争也密不可分。

以往,在文化类、价值观类综艺中,无论是博物馆文物历史,还是荐书,或是主旋律精神题材,在年轻观众群体中的渗透力都十分有限。  近几年随着各平台自制综艺的头部创新,健身、小众音乐、脱口秀、素人改造、情感观察种种题材更是让原本受众狭窄的文化类综艺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小剧场的故事表演形式,  既能为文化综艺合理地引入流量明星,吸引年轻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