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罗山行者戴建达
年5月16日星期天,最高气温36摄氏度,是今年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高温酷暑,依旧未能消减我们这几位驴友去穿越大罗山的热情。一大早,我们从温州市区坐62公交出发至龙湾前街村,开始了一天的大罗山穿越活动。由于高温,参加只有6人,我们从峰门山古道上山,勇登坦头尖,绕上十二盘,穿越峰台水库,驻足玉女泉,纳凉度山林场,绕过天池,越过光岙景区,最后从老鼠梯下山,体验了一次从龙湾到瓯海在高温炙烤下的大罗山穿越之旅!
登山口一座花岗岩牌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尤为气宇轩昂。特别是上面的两对联,引起我们兴趣。一对为"福地名山无点真心难到此,峰门圣迹有些诚意自可游"。这真实地写出了我们远到而来的真心,也道出了我们来此登临的诚意,今天冒着高温而来就是明证!另一对子为"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朝吟夕诵唤回梦迷人"。读之我们一笑而过,因为我们既非名利客,也非梦迷人,只是一些纯粹的热爱自然的山友罢了!
峰门山,亦称峰门尖或前街尖。洁净的步道缓缓上延,山高约百米余,上因有著名的温州最悠久的水文记载摩崖石刻和峰门观而闻名遐迩!山半腰又遇一石牌坊,正中横梁刻有"三天门",牌坊后一香炉底座为"顶井山",前有石狮,石球,尽显庄严肃穆之感!
过牌坊再上几十米,右侧一石坡上有一图形与一行文字明灭可见。仔细辨认,图为一艘帆船,正扬帆起航;下有"乾道二年水满到此"八个大字,这与我在茶山蟠山村山腰的一个石碑记载的内容相吻合。我查百度才知这"乾道二年"为宋朝年。若当时水漫溢到此,那么当时整个温州城早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了,几乎成为灭绝性灾难。这可谓是记录温州水灾最早的摩崖石刻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山顶的峰门观,圆形叠层,古色古香,仿佛就是一座天坛,里面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附近边上还有许真君祠,也算是一处道教圣地,同时还有祭祀坛遗址古迹,可见以前这里还是远近村民祭天的场所,现成了区级文物保护点,也成了游人观赏的景点。绕过玉皇殿,远眺北面,对面山脊横亘,山下村落有致,新城高楼林立,特别是那奥体中心像一个扭曲的大碗在蓝天烈日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与峰门山相比,前方的坦头尖显得更为高大巍峨。我们穿出树林,走在岩坡上凿出的石道上,虽汗挥如雨,走走歇歇,挑战山顶的目标从不放弃,这是登山者的坚守。终于登顶了,我们不单是挑战了高温,更是挑战了自我。站在山巅,一览无遗的风光,什么叫心旷神怡,此时一切只有我们自己才体会到。头顶蓝天,脚踏岩坡,背对山顶的山地草甸那疲惫早已烟消云散,心中升腾的惟有兴奋与喜悦。
下山再上山,下山是野路,再上山是整齐的花岗岩登山道。时临中午,走在十二盘的步道上往峰台水库进发,确实够费劲。阳光当头,幸亏还有道旁高大的樟树遮蔽,才舒服了许多。
带去的饮用水早巳消灭殆尽,见路边有水源,急忙灌一瓶再说。山腰的且停亭成了停歇的好场所。坐亭中喘粗气的响声稍稍舒缓些,便又沉浸在回望坦头尖的兴奋中,大家都无不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望居然已成功走过了这么远的山路。
在眺瓯亭用过午餐,几瓶冰啤下肚之后,走起路来也轻松了许多。不多久,就到了峰台水库边上。水库干涸,水不多,库底的野草给水库披上了一层绿衣。远远望去,山尖、水面、蓝天、绿草互相掩映,仿佛展现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库边的有露营基地与拓展设施,坐在树下的秋千上,迎着山风,荡出了夏日的悠闲与凉快。
踏进水库中央的草地,仿佛有一种北方草原的感觉。这绿色的精炅,抓住水库枯水时机,竞相生长。一片片,一缕缕,一畦畦,真的是蔚为壮观啊!她们无欲无求,无怨无悔,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艳而不俗,柔而不弱,美而不娇,却也成了我们这些登山者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啊,这朴实的美,往往更能持久,更能给人以惊叹!
穿过峰台水库中央草地,沿林中古道往庋山林场而去。忽闻水声潺潺,见前方山坳有一股泉水似一条白练从两光滑的山崖壁凹处冲泄而下,飞花碎玉,洁白晶莹。涓涓细流,汇成小溪,缓缓而下,嘤嘤成韵,呢喃山谷。瀑下地势平坦,前面巨石峥嵘,四周高树掩映,好一个桃源般的地方。这就是大罗山的玉女泉,我只从"珍迹留缘群"张队的文章中了解过此处,今天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
细细观赏,形似与神韵俱全。不仅佩服命名者的智慧与才气,更为此名的雅趣与韵味而拍案叫绝。坐泉下,拾几片落叶放水面,一会儿便随水流消失而去。此时,完全忘记了太阳的猛烈,炎炎烈日在这纤纤玉女泉前似乎柔和了许多。
依依惜别玉女泉,穿过茂密的度山林场,我们来到了大罗山光岙景区。夕阳西下,天池在晚霞映照下波光粼粼,"半江瑟瑟半江红",在大罗山顶能有此等美景可见,实为难能可贵。
下山前行,石径蜿蜒,奇石百怪。无论道旁山崖,还是溪谷中随处可见形状各异的石头。有蛤蟆石,馍馍石,有五指石,有猴子石这些大小不一的山石,仿佛从天际滚滚而来,挤挤挨挨,推推搡搡,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宛如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或停驻在山谷中整装待发,或偎依在山坡旁想纵身而下形态各异,自然天成,妙趣横生。
过石竹村,沿老鼠梯古道到山下,终于完成了今天的罗山之行。烈日已隐去了火热的身影,但我们的心还活跃于今天穿越大罗山的火热之中。我们在尘世的烟火中,追寻自然的热情与清欢,尽享生命的执着与恬淡……这比在高温下窝在空调房内吹着凉意多了一份执着,丰富了一份内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