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北京最好的时节,天高云淡,秋意渐浓。
十一年了,今年是北影节第一次发生在9月的北京。
从4月到7月,再从8月到9月,小西天的银杏树开始偷偷镶上金边。
在银杏果全部坠落之前,今年的北影节终于完成了这场4X米接力赛,一棒又一棒,顺利闯过了终点。
随着昨晚天坛奖所有奖项颁出,今年北影节最重磅的项目落下了帷幕。《云霄之上》夺得最佳影片……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天坛奖揭晓之后,仍有5天的北京展映与我们相伴。今年北影节的展映周期罕见地从15天拉长到了20天,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北京展映将持续到10月5日。像是一场电影节在冲刺到终点之后舒缓的闲庭信步,带着对赛事的回味,与观众共享最后的温存。
有时候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啊,回想在资料馆读书时四处赶场为展映影片敲字幕,竟然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恍惚之间,这竟然已经是我经历的第七个北影节了。
去年还在说,北影节搞定了世上最难的一届电影节,但没想到在进入“后疫情时代”的今年,这场电影节面临的挑战丝毫不减,甚至,站在北影节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作为一个影迷,能明显感觉到北影节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1
电影节与一座城
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与电影节所在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以“三大”为例,创设于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发掘孕育的不仅仅是单个电影创作者,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诗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等诸多电影史上重要的流派都有不容忽视的塑造与助推作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它古老、严肃、充满实验性。
如今风头无两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在艺术片上的强势与“豪横”大家有目共睹。每年5月,全世界最有创作欲的电影人聚集在坎城,沙滩、阳光、夏日、鸡尾酒……自年专设“一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