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图片 >> 正文 >> 正文

西安发现唐代天坛,为何它要用覆土和抹

来源:天坛 时间:2022/8/30

提到天坛,很多人第一印象会想到北京天坛,即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的地方,但是在西安也有一座天坛,而且比北京天坛还要早多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坛”。考古专家们表示,“天下第一坛”的发现让人们都欣喜不已,但是对它的保护却成为一个难题,对此专家们还是想出了一个妙招。专家们究竟是怎么保护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准备扩建校舍,施工人员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竟然发现地下的土层越来越硬,十分难挖,有的地方一铁锹下去火化直冒。对此,当时的施工人员感到很纳闷,于是取出了一块碗口大的硬土仔细观察,后来还找了几位师大的老教授看看,老教授们一眼就认出了它的真实身份——古代夯土。

夯土就是人工夯实的地基,因此发现夯土就表示地下有古代遗迹。于是,几位老教授赶忙联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他们在后来的几天时间里对夯土区域进行了钻探,结果发现地下有一处面积约20亩的阶梯型遗址,推测其年代为隋唐时期。在此后的几年间,考古专家们进行全面的发掘和清理,整体遗址的轮廓也日益清晰,原来是一处圜丘遗址。

圜丘即古代帝王祭天的天壇(坛),“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周禮.春官.大司樂》)。因此,师大发现的圜丘为隋唐帝王祭天的天坛,它高约8米,共计4层(比北京天坛还多一层),最底层直径约45米,最顶层直径约20米,并且还有12阶梯通往顶层,分别叫做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戍陛、亥陛,也分别对应12个时辰。隋唐天坛的发现让学界专家十分惊喜,但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如何妥善的保护却成了难题。

整个天坛保存得相对完好,这完全有赖于坚硬的夯土层保护,并且在地下掩埋了千年没有受到侵蚀。现如今,既然天坛已经发掘出来,不可能再将它掩埋回去,而且即便掩埋了也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有专家提出修建大保护罩,但后来经过研究规划发现这一方案不可行,一来耗资巨大,二来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在专家们都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人想到了长城遗址的保护方式,即在外侧涂抹上灰色的素土和白灰,不仅省时省力又省钱,而且效果还不错。

专家们经过商讨,最终决定就按照这一方式进行。首先,他们从外面取来黏性高的黄泥土,用糯米浆加水搅拌均匀之后涂在遗址上,接着又在泥土层上撒上一层谷壳和秸秆,接着再涂抹一层黄泥,最后在黄泥上涂抹一层白灰起到防水的作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家们还在遗址阶梯的边缘处用混凝土做了加固,在不影响遗址的前提下提供最妥善的保护。

如此一来,整个遗址被一层土覆盖着,即便是长年累月被侵蚀之后,专家们也能尽快的进行修复。在此过程中,专家们还在遗址上搭建了木阶梯,避免考察时直接踩在原始阶梯上对其造成损坏。十多年过去了,隋唐天坛遗址不仅没有变样,还成为了西安的历史地标。

在年新年期间,西安就在隋唐天坛遗址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祈福典礼,深度还原了隋唐帝王祭天时的场景,获得当地百姓和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史料记载,隋唐两代共有20多位帝王在此祭天,比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等等。通过隋唐天坛遗址,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似乎还能想象出当年那些帝王的英姿。

最关键的是,西安隋唐天坛遗址比北京天坛要更早,对于研究圜丘历史演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天坛博物馆也正在筹建,在不久的将来隋唐天坛遗址将成西安的一张新名片,对于丰富西安的历史文化也起到极大的意义。

参考资料:

《隋唐长安城圜丘》作者:韩建华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