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中的“七夕”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如今这个恋爱自由的年代,一个古老的结婚模式仍然盛行,那就是“相亲”。小编跑过许多城市,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叫“相亲角”的地方,而在农村更是流行,谁家有待嫁的姑娘,隔三差五的就会有“媒婆”上门。有媒体走访了中国几个大城市的“相亲角”,同小编一起去看看,他有什么见闻:在首都,女博士是相亲界仅次于无京户的第二大困难群体。一位女博士的征婚启事上写道:▲首都女博士成困难群体“女孩未婚,82年10月出生,身高1.65米,大学博士,京户有房有车,医院医生;寻重点大学本科以上,1.7米以上,人品好男生。”这征婚启事也太简单的,对男方的要求也不高啊!就这要求,她父亲在天坛公园努力了一年,还没能让她“脱单”!在西安,西安的“相亲公园”有男博士、女博士专区,据大妈介绍,低于大专的在她那里不登记。而长春的“相亲角”在“儿童公园”,长沙的“相亲角”在“烈士公园”。▲重庆1.75米男士成稀缺资源在重庆,对相亲对象还有优惠:年收入10万以上有房男士,免费介绍一次;25岁以下,1.65米以上女士,青春靓丽,免费介绍三次;25岁以下,1.75米以上男士免费介绍一年。不看不知道,原来1.75米以上的男士在重庆是如此稀缺。在广州的“相亲公园”,弥漫着开放和包容的气息。一名15岁就移民美国的小伙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他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毕业,在美国搞房地产开发,年收入万。他找对象的标准居然只要求“无婚史,长相中上,大专以上,1.61米以上,孝顺个性好”就行,除了身高,其他的没有硬性规定呢?更神奇的是,还有一位大叔直接喊记者“女婿”了!结婚难似乎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听听网友的评论:“不是相不上,而是根本不想结婚!其实家长们不知道她们过自己的小日子多自在,根本不想结婚”“我要是博士,有钱有房,要老公干嘛?找架吵吗?家长不知道女博士的厉害,非要把实验室里的人们拽进产房”“羡慕,我妈都不给我介绍对象,说我不配她认识好姑娘的喜欢!蛮想去这种地方的,没机会”“很多时候网上一群人只是图嘴痛快,高喊单身主义,你要是听他们的,结果就是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结婚,结果就剩你自己。”“找个匹配的真的挺难!既做好了明天就找到爱人的打算,也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自己开心就行”“每个女孩子都要以上的,然后到的男孩子要灭绝了?”小编发现,子女的婚姻最操心的还是做父母的!二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我们爸妈那一辈叫它“婚姻”,现在年轻的一辈叫它“合伙”似乎更合适,先谈条件,再谈恋爱!另外像这样的“相亲公园”,出没有大多数是孩子的父母,本人是很少露面的。小编觉得这些父母是退休没事瞎张罗,家里孩子条件那么好,他们其实压根就不想结婚其实正是家长开的这些条件让孩子失去了很多机会。当然现在“晚婚”已成事实,30岁结婚已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互联网导致了大家审美上的提升和隔阂(对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了网络,大家也懒得线下交流,拒绝交流也因为社恐),所以对学历长相等条件越来越苛刻。从前父母辈恋爱时候,身边也没见过那么多帅哥美女富二代,阈值没那么高,也比较容易接受现实。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造成现在年青人婚姻困难的原因呢?对于“相亲”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交流分享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