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发展 >> 正文 >> 正文

揭秘征婚男女丨半岛记者相亲角蹲守一年,

来源:天坛 时间:2025/5/4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百明“点了一支烟,我抽了一半,风抽了一半,我想风也寂寞了……”笑称四舍五入已然不惑之年的他,慨叹时光飞逝,转瞬年余额就不足了,终于放下执念不再抗拒征婚。“90后夹缝中生存的89年小阿姨一枚,认认真真‘蒸’个男朋友……”从小到大都是邻居眼里别人家孩子的她,国外名校毕业回国还不到一年,深感已不是少年心。婚姻焦虑已成全民焦虑,预计年我国独居单身成年人将接近1亿。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指引我们想要的未来。时间又何尝不是一道光,倏忽一下把人抛,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三十而立,买房、脱单、生娃……都现实了吗?半岛记者在青岛相亲角、网上社区“蹲守”一年,收集到了份征婚卡片、帖子,力求通过年龄、收入、房产、户籍等指标和数据,给岛城征婚男女们“画像”,弄清他/她们缘何成了所谓的剩男剩女,他/她们对另一半又有着怎样的期待。本文所涉及个人信息均已进行了脱敏处理,切不可对号入座。理性的数据与感性的爱情碰撞,千余份的数据量尚不足以证明任何假说,但足以让我们来一场深入的思考。一、样本:从20岁到81岁的征婚者们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婚恋观念不断发展,但家长对儿女早些成家立业的期盼,却未有丝毫改变。青岛知名的相亲角有三个,分别位于海泊河公园、汇泉广场和中山商城内。海泊河公园相亲角,据参与者称设立已逾十年,曾入选中国十大相亲角地图,与北京天坛公园、上海人民公园等相亲角齐名。汇泉广场相亲角起步稍晚,位于市南,靠近一浴和中山公园,相亲人群素质稍显高端,中山商城相亲角则较为冷清,少有人去。海泊河公园和汇泉广场相亲角一南一北,一个在周六上午、一个在周日上午,构成了青岛线下相亲市场的基本格局。为了平衡线下、线上征婚数据,记者通过相亲角——代表线下、父母意志,收集到张征婚卡片,又通过豆瓣青岛——代表线上、本人意愿,收集到个征婚帖子,总计样本份。统计数据发现,年龄最小的征婚者仅20岁、最大的已81岁,薪酬最低的月薪千元、最高的年薪百万,房子最多的十多套,学历最高的博士后,职业从空姐到公司CEO、从媒体同行到处级干部,覆盖了各行各业。可见,岛城征婚男女涉及面之广、跨度之大、影响之深,此事体大,不可不察。在这名征婚者中,相亲角无婚史的有人,网上无婚史的有88人,总计人,在全部调查样本中占比71%,剩下29%多数为离异、丧偶,少数没有标记自己的婚姻情况信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下本文来将围绕名没有婚史的征婚人士展开。有无婚史,看似一纸(结婚证)之隔,却是天差地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将有婚史的人群纳入讨论,统计中的年龄、学历、薪酬等数据,都将会被带偏,而失去指导意义。很多读者对六七十岁大龄征婚人群感兴趣。关于黄昏恋的话题,记者在此先卖个关子,等到以后机会再说。二、代沟:儿女就不为婚姻大事发愁?“让母上大人收了神通吧!”相亲角这种征婚方式,显然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在网名为《28岁,我妈把我挂在了海泊河的相亲角》的帖子下面,年轻人的吐槽留言已经盖到了几十楼,“18的时候他们怕你搞对象,28的时候怕你不搞对象”、“我也差点上树了(记者注:指相亲卡片被父母挂在相亲角的树上)”、“隐隐约约觉得你妈跟我爸见过,在那个相亲角”……岛城年轻人纷纷表示很慌,很恐怖。感情洁癖、有点粘人、性格猫系、不将就……记者整理出网上征婚帖中的高频词汇,从中可以窥探出年轻人的婚恋观。相较于父母要求有房、有车、高工资等硬杠杠,年轻人自己的征婚帖,则更看重对方的年龄、长相、三观等软指标,比如“希望你是一个善良有趣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希望我是一个让你心动的人,而不只是权衡利弊取舍分析之后觉得还不错的人”。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年轻人的征婚指标就低了。有位网友就很清醒:没提有房、有车、工资等硬杠杠不代表没有啊。父母们还真未必就了解子女。记者从不同渠道拿到两张征婚表格,高度怀疑是父母代写的同一人,为某医疗机构的男性在编人员,身高、年龄、学历等数据完全一致,但是月薪一处是00元一处是元,一处要求女方小5岁以上一处要求小6岁以内。根本不着急、一点不上心……在相亲角“蹲”了一年,父母们“控诉”自家儿女的话,听得记者耳朵起了茧。儿女们就不为婚姻大事着急了?真相到底怎样呢?相亲角征婚的人标注了自己的年龄,平均为32.64岁;网上征婚的88个帖子中有86人标注了年龄,平均年龄29.53岁。这说明,对待婚姻这件事儿,儿女们不比父母们轻松,深知先下手为强。明日黄花蝶也愁,孩子们明白着呢。三、性别: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对象吗?相逢何必曾相识,开口先问是儿女。对儿女婚姻大事的焦虑,感觉遇风就能点燃。相亲角里,父母们本着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原则,认识不认识,都彼此打探着对方孩子的情况,“你家是闺女还是儿?”“男孩?那不用急,男孩好找!”“闺女?可得抓点紧了!”……因为周末大部分时间“蹲”在相亲角,陪媳妇的时间就少了,记者干脆拉上媳妇一起去相亲角“观摩”,一举两得。在相亲角站了不到十分钟,戴着口罩、遮阳帽的媳妇,就被大姨们问了七八回:“家里是男孩?女孩?”其实俺们家的娃才上初中,媳妇勉勉强强也算80后,被问得挺尴尬,又有点伤心,回家后幽幽地说:“看来,身材得管理了。”不惜拉出媳妇当例子,是想说明父母们对儿女婚事的焦虑,以及家有儿女的不同。男孩比女孩好找对象?社会对此似乎已达成共识。相亲角里,有位大爷总结道:“男孩对象好找,一是不能太老实了,二是别舍不得花钱,记住这两点就包成。”在名没有婚史的征婚男女中,男性人,占比41%;女生人,占比59%,基本是四六开的格局。这是理性的数据,如果亲身去过相亲角,女多男少的印象可能更加浓烈。专业婚恋网站的调查同样显示,在一、二线城市“剩男”“剩女”的比例达到三七开,似乎也印证了男生比女生好找对象。但是,结论不要下得太早。在记者网上收集的88个征婚帖中,男生46人占比52%,女生42人占比48%,未婚男性数量却压倒未婚女性。这或许说明,岛城部分适婚年龄的男性,由于学历低、没有房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进入到线下相亲市场,从而造成征婚的单身女性数量虚高。征婚市场虽然没有大门,但确确实实有着隐形的门槛。后文详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