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发展 >> 正文 >> 正文

天坛见证帝都600年

来源:天坛 时间:2022/10/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天坛,位于正阳门的东南方向,始建于明朱棣年间,于年建成。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此举行过次祭祀大典.朱棣皇帝始建初期这里天地合祀,称为“天地坛”。到了明嘉靖皇帝时期,将天地合祀改为天地分祀,在北郊建方泽坛用以祭地。在天地坛正南新增圜丘坛用以冬至祭天,将大祀殿更名为大享殿专门用于祈谷。从此天地分祭,天地坛更名为—天坛。

进入圜丘坛的正南三座棂星门

圜丘坛分被两重坛墙包围,两重坛墙内圆外方,象征天圆地方。外墙四个正位和内墙四个正位,均分布有三座一体的棂星门,合计共有石质棂星门24座。

圜丘坛是古代皇帝冬至祭天的建筑

雕刻精致漂亮的汉白玉栏杆,气势雄伟。

圜丘坛上层坛面中心的圆石,称为天心石。围绕天星石共铺设9圈扇形石板,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9的倍数18块,以此类推到第九圈为81块。9为极阳之数,强调了天的崇高和神圣。

圜丘坛壝墙上的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祭祀焚烧皇帝祭品用的铁镣炉内外墙共有24座棂星门。皇穹宇,原名“泰神殿”。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时期,他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其主要有:1、改建了斋宫。2、改造了天坛的内外墙,铲去浮土,用青砖加固。3、扩建了圜丘坛。4、赠辟了圜丘坛门。5、改建皇穹宇。6、将大享殿改为祈年殿,三层均采用天青色琉璃瓦覆盖。

从成贞门开皇穹宇

皇,指至高无上。穹,指天。宇,指殿宇。皇穹宇是圜丘坛的天库,用于平日供奉祭天大典所需的神版。

皇穹宇院内有著名的“三音石”、“回音壁”。

具有神话传说的九龙柏,年龄岁了成贞门穿过成贞门就是丹陛桥成贞门往北走,就是祈谷坛建筑群了从祈谷坛建筑群的具服台拍摄天坛礼物皇家气派著名的祈年殿

祈,祈是祈祷,年,是谷子成熟。寓意祈祷有个好年景。

最初这个位置上的建筑是一个矩形大殿,称为大祀殿,用于天地合祀。

到嘉靖年间改为三层重檐圆形攒尖顶。分别覆盖蓝,黄,绿三种颜色的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并且更名为大享殿。到了乾隆年间改三色琉璃瓦统一为蓝色金顶,象征“天”,并将大殿更名为“祈年殿”。祈年殿是孟春祈谷用的建筑。

殿内中心的四根龙井柱,代表了一年四季同学们一起留影纪念祈年殿北侧皇乾殿皇乾殿的介绍红墙绿瓦斑驳的高墙和青砖路神乐署大门口目前暂停开放神乐署大院的照壁精美的镂花雕刻这里曾经被日军细菌部队占用记录下日军万恶的累累罪行!斑驳的高墙见证着历史

斋宫—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按照明清两代帝王的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3日来斋宫斋戒。

斋宫正殿红墙绿瓦,分外壮观。据说这种绿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对天称臣。

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期,改为在故宫皇城斋戒2天,到斋宫斋戒1天。

斋宫斋宫的四面长廊尽显皇家气概不可逾越的壕沟七星石

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余年。清朝康熙年间派人考察泰山发脉,发现泰山发源于长白山,为了表示不忘祖籍,又在东北方加一石头,同时寓意满族也是华夏的大家庭的一员。因此说是七星石,其实是七大一小共八块巨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