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到今年已经整整年,这里曾经是明朝和清朝两代帝王祭天祈福的场所,如今的天坛,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成了国内外游客来到北京的打卡圣地。
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LOGO创意便采用祈年殿的外形结构。祈年殿外观看起来富丽堂皇,内部结构更是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天坛的长廊是明清时期运送祭祀贡品的通道,从东砖门到宰牲亭,共七十二间,又称七十二连房,象征着七十二地煞。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苍劲的古树为天坛添加了浓厚的庄重的气氛,天坛现存古树余棵,最老的树已有岁,也成为了天坛中的活化石,这些古树见证着天坛的兴衰与荣辱,是天坛中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
丹陛桥长米,可以说是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中间石板路称为神路,属于天帝专供,不可侵犯,东侧的御路供皇帝行走,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行走。
圜丘坛是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它是一座圆形建筑,最神秘之处是,站在圜丘坛上层中央的圆心石上发声说话,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
宰牲亭中的灶台南北走向,长11米,宽2.5米,有6口直径1米的大铜锅,能盛放多斤水,大铜锅主要用于烧洗牺牲用的开水。
漂牲池,位于宰牲亭的中部,它长2.8米,宽1.75米,牲畜被宰杀后要架在水池上,用烧开的水将其祛毛洗净,在池子底部有排水口,冲下的水可以顺着出水口排出污水。
寒冷冬日,漫步在北京天坛,庄重与律动交汇,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棵古树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同时也散发出新的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