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
数千年来,历朝历代,被赋予了特殊使命的祭祀在我国古代绵延不辍,而祭天更是高于诸祀之上,成为了国之大祀。
而天坛,这座建于公元年的古代祭坛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更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结晶。
建筑是凝固的经典诗歌,天坛是物化的古代哲学。它是遗迹,它是载体,它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深厚寄寓。
天坛,它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与坍圮,承载了古代先民的企盼与希翼,它是华夏古代灿烂文明的积淀之一,它将人类面向宇宙的仰望与呐喊,永镌于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
祈年殿,这里上连日月星辰,下接季节时辰,将祭祀与时空的概念完美结合,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杰作;
圜丘,这里身居“阳中之阳”,怀抱“天圆地方”,融合联通了“天人合一”朴素而鲜明的宇宙观;
斋宫,这里伫立着端朴肃正的古建筑,周围一片静谧幽深,怀抱恭谦之心体味六百年来沉淀的宁静;
神乐署,这里是明清时期的“最高音乐学府”,让琴瑟和鸣、柷敔合奏的玉振金声,奏响一场曾沉寂百年的中和韶乐。
许多世纪以来,天坛所独具的象征性布局和设计,所兼备的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之美,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
天坛以其极高的历史意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拥有突出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传承,也是机遇,你我有幸。
年,这是属于天坛的第六百年,自庚子年始,至庚子年此。
然而在这春寒料峭的特殊时期,足不出户,是对疫情最好的守望相助,如此,就让我们来一场说看就看的云端旅行。
掌上看天坛,盛景在云端。
在这个战“疫”的特殊时期,让我们从指尖开始,遇见天坛、靠近天坛、感受天坛。
看这大殿,看这圜丘,看这琉璃,看这天地,看这旷达而宁静至美的天坛,看这坚守而满怀希望的我们。
六百年风雨,三千里京华,一冬生荆棘,三春有繁花。
在这里,掌上遇见天坛。
让我们期待下一期“掌上看天坛”第一季:天坛的声学奥秘(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