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新闻 >> 正文 >> 正文

陕西文物探探探丨隋唐皇帝祀天处藏着长安城

来源:天坛 时间:2023/4/21
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7/9237130.html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那么隋唐皇帝在哪里祀天?长安城外的天坛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什么?皇帝祀天有哪些程序和讲究?祀天时曾发生过哪些故事?既然发现了天坛,那么有没有地坛?

11月3日,“陕西文物探探探”来到西安天坛遗址公园,邀请隋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考古发掘参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李春林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和天坛遗址公园讲解员杨姣老师一起,通过视频直播为网友们深度解读了隋唐皇帝的祀天之礼,.2万人次网友观看了直播。“陕西文物探探探”专题策划“探访长安城中轴线”系列直播报道,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圜丘始建于隋代,沿用了三百年,比北京天坛早近千年

杨姣介绍,“圜丘”在明清以后习惯称“天坛”,是皇帝举行祀天活动的礼仪建筑。长安城外的圜丘始建于隋代,自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年)开始使用,到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年)共沿用了三百年左右。若从公元年算起距今已有年历史,比北京天坛早了近千年。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这个遗址进行了发掘,沉寂千年的隋唐圜丘重现在人们眼前。整个圜丘遗址共有四层圆台:第一层直径约54米,第二层直径约40米,第三层直径约29米,最高一层直径约20米。每层有12条陛阶均匀分布在圆台四周,朝12个方向辐射。其中朝南的午陛比其他11条都要宽,是皇帝祀天时的专用陛阶。

祀天、敬天是古人的精神信仰。古人认为,只有祀天、敬天,天神才能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据史料记载,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周代,周天子就已经开始祀天。天子祀天的礼仪制度一直是封建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天坛遗址为唐代文献中关于圜丘祀天的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年,圜丘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遗址公园是年大年初一免费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冬至都会举行祀天表演。往昔帝王祀天处,如今成了市民和游客寄情怀古、感触大唐盛世和千年中华礼仪之地。

位于“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是阳气最足的地方

那么圜丘遗址处于唐长安城的什么位置?

李春林老师介绍,圜丘遗址处于唐长安城正南门明德门外的东南方向,是阳气最足的地方,所以选择在这里祀天。

圜丘遗址在唐末迁都洛阳后就废弃了,从宋代到元明清,文献缺乏记载。年随着西安的城区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大范围的勘测和钻探活动,基本确认了长安城的框架。长安城的范围在明德门确定后,考古人员就对这个遗址有推断,认为它是隋唐时期的圜丘遗址。当时它是一个土包,像个小山丘,瓦胡同村的人把它叫“荒坡子”,特征比较明显。它的位置又跟“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的文献记载是吻合的,所以当时就推断它是圜丘遗址。当时“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它列为“陕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确认是在年。我们当时叫‘西安唐城考古队’,对这个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根据发掘后遗址保存的状况,特别是它四层圆台、每层十二道陛阶的形制特征跟文献记载完全吻合,我们把这个遗址确认了。年,对这个遗址的复原性保护展示工程竣工。后来随着认识的推进,年国务院把它确认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等级升级了。”

“这里曾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南操场,从年推断它为圜丘遗址,一直到年发掘前它一直是处于自然保存状态。西安市特别是陕西师范大学对遗址的保护是重视的,毕竟是文化教育机构,对遗址的内涵是清楚的。”

根据规模和形制特点,确定就是隋唐圜丘遗址

圜丘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但当年面对土操场旁的大土丘,发掘是从哪里先开始的?

李春林老师介绍,一般对这种建筑类大遗址考古,要根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科学布方发掘。“当时我们对这个地方采取坐标点布控探方的形式总共布了48个探方,每个探方是10米×10米,把遗址整个罩在里边。”“发掘从年3月开始,一直延续到7月份。当时是由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安家瑶老师主持发掘,我们西安唐城考古队参与干部共有3位,包括技师、发掘工人在内总共有70多人,陕师大也安排了一些协助我们工作的人员,整个社会有很多支持力量,特别是西安市文物局对我们支持力度很大。我当时是现场总负责。”

作为一处土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是如何区分不同年代的土层,又如何确认它就是现在这个样貌?

李春林老师介绍,这就是田野考古发掘技术方面的问题了。“我们在布好探方后,一般会自上而下发掘,对探方里边先发掘。先把表土去掉,然后了解地层情况。一般就是发掘到唐代的遗迹面为止。在此之上有晚期的东西就给它剥掉,一直到露出遗迹的真迹。”

“这个圜丘遗址有个特点:它是夯土结构的,外壁、台面整个都是用白灰抹平的。但在发掘前我们也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只能参考北京明清时期的天坛遗址形制。文献对隋唐圜丘遗址的记载也不具体,而且古文表达都很简约,不好推断。所以我们在发掘中就遵照圜丘遗址的真遗址、真遗迹,只要发现白灰面和夯土马上就停。就这样把每个探方里的晚期堆积、扰乱土清走后,就露出了遗址本体。特别是在每层台的根部,都还保留着抹在原位的白灰皮,有些台面靠里边的白灰面也都保留在原位。这样即便破坏得很厉害,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忠实地复原起来。从发掘情况来看,隋唐时期的圜丘应该通体是白色,很圣洁的。”

长安城外郊祀的地点应该不止一个,如何确认它就是圜丘遗址?

李春林老师介绍,长安城周围确实有多个郊祀之处,但从周代到元明清,古代中国人沿用的基本是一个祭祀系统,体现的是对国家、皇室、人和宇宙的秩序观,所以在围绕都城四围近郊的地方布置了很多祭祀点。其中圜丘是祭祀昊天上帝的地方,礼仪最为隆重。《大唐郊祀录》记载,长安城外除了南边祀天的圜丘,还有北边祭地的地坛,过去叫“方丘”。此外还有太庙,这些祭祀活动都是很隆重的。因为它们祭祀的分别是天、地和皇家的祖先。在周围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别的神位,以及日坛、月坛等。北京的郊祀系统跟长安城一样都是沿袭自周礼。“所以从它的规模和形制特点上,我们确认它就是隋唐时期祀天的圜丘遗址。”

四层圆台可能指四季,12道陛阶或指12个月和12个时辰

李春林老师介绍,圜丘的形制很有特点。

“遗址共四层,每层圆台均匀布设了十二道陛阶,四层台共48道陛阶,每道陛阶有12个小台阶。在十二道陛阶中,皇帝祀天走的南边的午陛是最宽的。我们测了一下,底下最宽有五米多,而两边的其他陛阶底下的宽度是4米多”。

“古人建设圜丘的目的是要感应天神,昊天上帝如果要从天上往下看的话,可以看到它是由四个同心圆的圆台叠置起来的,看起来很美观,就像是祭祀时用的玉璧。玉璧一般是白色的,圜丘通体也是白色的”。

“圜丘共四层圆台,每层圆台的十二道陛阶均朝向十二个方向。我们推测,圆形是从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演绎过来的,四层台可能跟一年四季有关系,每层圆台的十二道陛阶可能是指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这些应该都与天文有关系,代表古人对宇宙的理解。”

“尽管周天子时已经有祀天的活动,但真正形成坛体,最早可能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是八个陛阶。隋代前的北周也有圜丘,那时已经是十二陛阶。隋代建圜丘其实是沿用了北周的形制,其根据来自周礼。”

“目前学术界确认我国年代最早的圜丘遗址是北魏时期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但它不是大一统国家时期,北魏毕竟是半壁江山。而其他地方的圜丘遗址都已找不着遗迹了,所以隋唐长安城圜丘遗址仍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大一统国家的祀天遗址。”

“在古代,圜丘遗址也是一个政权的象征。皇帝权威得之于天,所以他被称为天子,只有他有权力来祭祀天地日月。地方上的诸侯只能祭祀当地的山川,他们是不能祀天的。像后来三国时期那样就乱套了,估计那个时候就是你祭你的天,他祭他的天。但作为大一统国家,只能由皇帝来祀天”。

历经三百多年使用和一千多年废弃,和最初规划设计不吻合可以理解

网上有文章认为圜丘遗址考古发掘的实际尺寸和文献记载不相符,这该如何理解?

李春林老师介绍,《旧唐书·礼仪志》记载:“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坛制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依古四成,而成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而五减之,至于五丈,而十有二陛者,圆丘也。”

这些记载的意思是,圜丘四层圆台的直径依次为二十丈、十五丈、十丈、五丈垒叠而成,每层有十二道阶陛。隋唐时期一丈等于现在的2.96米,通过计算可知,圜丘最下层圆台直径应为59.2米,往上各层圆台的直径依次应为44.4米、29.6米、14.8米。但圜丘遗址发掘后根据实际情况勘测的尺寸是:最下层圆台直径52.8米,往上各层圆台直径依次为40.5米、28.4米,最上层是20.2米。

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出入,一是由于它整体是夯土结构,外壁抹着拌有草的白灰皮,这样的建筑材料毕竟太过脆弱,受风吹、雨淋、日晒及冻融等,都易风化剥落。所以历经一千多年后,发掘所见的遗址与隋代规划设计的已不一定能吻合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从隋初到唐末有三百多年,估计隔几年就要维修一次。“我们在发掘过程中就发现,有些地方有个坑,里面填了砖;有些陛阶塌了,里边也填了砖,然后再抹上白灰。每次皇帝祀天前恐怕相关部门都得修一下,所以才会出现发掘后看上去坑坑洼洼不平整的情况。我们发现陛阶有些拐角的地方抹的白灰竟然有17层厚,每层的厚度为0.4—1.1厘米,这跟遗址使用了年左右的时间和过程是相吻合的。”

三是唐代有大尺、有小尺,用的地方不一样,标准就不一样了。大尺将近31厘米,小尺才有22、23厘米,情况很复杂。在礼仪方面或者皇帝用的东西上,用的可能是古尺,传下来是什么就用什么,但在实际生活中用的可能就是大尺了。日本正仓院有从唐朝传过去的一些尺子,都不太一样,从27厘米到31厘米都有。现代度量单位与隋唐时期度量尺寸是有很大误差的,所以以现在的丈尺与文献比对肯定无法吻合。

“整体而言,要是只看文献记载是没法理解的,因为遗址最后废弃时的情况跟最初规划设计时的数字肯定是有出入的。”

周围还发现了内壝和引水渠遗迹等,应该还有神厨和井亭等建筑

这么大的遗址,发掘的时候除了遗址本体,还发现了哪些东西?

李春林老师介绍,圜丘遗址是祀天的中心,围绕这个遗址考古人员共进行了三次大的活动:年是第一次发掘,-年是第二次。

“-年时,陕师大附中想在这里征地建一个分校,考古人员在圜丘外围当时的操场里布了很多探方进行了发掘,在距圜丘坛壁往西30多米远的地方发现有墙的痕迹,像是内壝,也就是界墙,其主要作用应该是控制仪式、安全防卫等。现在圜丘遗址北侧的弧形墙体就是模仿修建的内壝。除了圆形的内壝,应该还有圆形的外壝,但外壝目前还没有找到,也超出了目前遗址公园的范围了,现在周围建筑太多不好找了,以后可以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留心一下再找找看。”

“当时还在操场里还发现了一条渠道和很多坑。这条渠道在圜丘的南边,估计是修筑圜丘时需要引水而挖掘的,不知水源是哪里,渠道是东西向的。渠道里的淤土很干净,估计没受什么污染,时间不长就废弃了。进天坛就是从这个方向过来的,估计沿着渠边不远的地方应该有道路。另外还发现了跟圜丘有关的白灰坑,里边有很多白灰渣。我们判断天坛维修了很多次,废弃的白灰、维修后的一些废料,估计是就近倒在这些坑里边了。”

“年,瓦胡同村整体拆迁改造,另外这边还有些商业用地,我们第三次围绕天坛做工作,在圜丘的南边、东边和北边进行了勘探。这次在圜丘遗址北边的子陛那边发现了一条唐代的南北向道路,道路上还保留着唐代的遗迹面。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打破这个地方的晚期墓葬。围绕圜丘遗址尤其是西边,估计以后应该还会有工作。因为按照北京天坛的形制,规模是很大的,按情理来推断,隋唐圜丘遗址附近应该还有神厨和井亭等建筑。但受现代城区建筑影响,没法大范围开展工作,只能一步一步来。”

“发现的文物中,有些与天坛的使用过程有关。比如祭祀时烧过的玉器、玉料,烧灼的痕迹还在,还有些烧灼过的骨头。还发现有陶质印章、石刻印章,我们推测上面写的应该是神位什么的。还发现了玻璃发簪,估计是有人祭祀时不小心掉落的。这些文物有些是在圜丘遗址上边的扰坑里发现的,有些是在底下的探方里边发现的。”

冬至当天凌晨就要赶到,所有祀天礼仪天亮前就要办完

那么当年皇帝是怎样祀天的?

杨姣介绍,祀天的主要礼仪有:卜日、斋戒、陈设、省牲器、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三献、赐胙、燎祭、銮驾还宫。

在祀天前,皇帝和参祭大臣都要进行四天或多天的斋戒,即独守空房,不能饮酒,不能亲近女性,不能邪心杂念等。

陈设是指提前为圜丘祀天大典做好有关位次、用乐、祭品摆设等准备工作,是准备环节中的核心。

省牲器指的是专门省视、查看以及准备祭祀所用牲器情况的一系列程序。

銮驾出宫是指皇帝的金銮驾从皇宫出发,到达圜丘的一套礼节。尽管斋戒时已香汤沐浴过了,皇帝在祭祀前还要认真盥洗。换上特质的祭衣即黼服,由引导官引导进入祀位,北向站立,开始大典仪式。

开始祀天时是怎样的情形?

杨姣介绍,圜丘最高一层是皇帝祀天的地方,各陛阶之间的台面上会有对应的大臣来祭祀对应的神灵。

仪式开始时要举火、奏乐,皇帝升坛后要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献玉帛礼,并向上天进献熟食。在举行这些礼仪时,皇帝的行走举动均要和礼乐相和。最后皇帝还要目睹焚烧祝词版、敬献的玉帛及诸多的祭品。

“当进熟礼节即将结束时,皇帝已戴上通天冠,穿好绛纱袍,祀官们也穿上朝服。半个多时辰,槌鼓三通,以三严。文武官员们伴随皇帝銮驾还宫。圜丘祀天大典彻底结束。”

李春林老师介绍,祀天的时辰比较特别,皇帝要在冬至当天凌晨就要赶到圜丘,天亮前所有程序都要办完。为什么天不亮就要过来呢?因为古人认为祀天的目的是要感应天,万籁俱寂时更适合,就要在人们似醒未醒、地上万物都还在沉睡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跟天对话。

皇帝是主祭,还有陪祭的大臣、仪仗队,以及车马、安全保卫、扈从人员,以及现场演奏音乐、舞蹈表演的人员等等,参与的人很多,估计应该有万人之多。

祭祀用的东西在前一天晚上都得摆好,而祭祀的时候要杀多少牛、羊、猪什么的都是有讲究的,此外还有玉器、丝帛绸缎等。

皇帝在从正南的午陛上去之前要洗手,要脱掉鞋子,估计是穿着袜子。冬至那天是很冷的,不穿鞋一是为了表现敬诚,二是不带一点脏东西。穿的衣服和衣服上的图案也很讲究。大臣们穿什么也都有讲究。

皇帝每登上一层台,周围就有音乐叫“登歌”,甚至还有唱歌的人,文献里面甚至还记载了一些歌词。皇帝一层台、一层台就这么上去,其他陪祭的官员也都各就各位了,仪式就正式开始。

这时候,估计音乐也就停了,皇帝要在上面向昊天上帝说话来表达他的心意。

在昊天上帝神位旁边并排放的还有皇帝的祖先神位,后代的皇帝像高祖、太宗,后来也都跟昊天上帝神位一起被祭祀。

除了祖先,祀天的场所有时还合祀天地,把平常在地坛也就是方丘祭祀的对象一起进行合祀。有时候皇帝偶尔想起什么,也可能会在这个场合祭祀一下。

皇帝办完祀天了,从四层台顶上下来的时候,音乐再次响起又奏又唱。从升坛到降坛,要把这个过程演绎得很圆满,需要持续几个小时。

皇帝在上面跟天对话完之后就要撤馔。撤了之后这些东西就要在燎炉里面烧掉。为了让神仙看到、感受到,要通过音乐、烟气来感召。而这都要有个过程,要赶在天明就要把这个仪式办完,祀天的活动也就结束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主要指的就是祀天仪式。祭祀完了,皇帝就完成了一件大事。在皇帝回宫的路上,一般到明德门那里,街上的鼓乐就开始演奏了,这个场面老百姓是可以看的。日本留学僧圆仁写的文章里边曾记录了和祀天活动有关的场景,感觉到很奇妙。祀天回宫之后,皇帝还会论功行赏。因为祀天的场面和花费太大了,所以遭年馑了或遇到灾年就不祭祀了,因为恐怕这时候祭品准备不齐全。

还是皇后的武则天也曾要求参加,唐昭宗是最后一个祀天的皇帝

圜丘祀天时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李春林老师讲,能参加祀天是身份的表现,因为它是国家级的隆重礼仪场合,是由皇帝主导的,估计还有外国使节参加。

隋代的隋文帝、隋炀帝两位皇帝来过,唐朝总共有19位皇帝来过,再把武则天算上,总共有22个皇帝来过这个地方。皇帝可能不是年年都来,但每次皇帝刚登基一般都要来的,因为登基了要告天,要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证明是昊天上帝授权给他了。皇帝每次祀天活动都有官方记录,所以可以确认,除了顺宗继位执政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没来祀天,还有哀帝被朱温胁迫到洛阳去了,朱温想篡权建立后梁根本不让他来祀天之外,别的皇帝都来过。

圜丘遗址是长安城的阳位,按说女性和太监是不能参加的。但除了隋唐皇帝来这里祀天,把唐改为周的女皇帝武则天长安二年也来了一次。武则天早在当皇后的时候就曾经要求来祀天,因为这个场合很隆重,在大臣们甚至所有五品以上在京官员都要陪祭的情况下,她要显示她的权力。一般只有皇帝才有祀天的资格,普通人谁敢说要去祀天?但武则天竟然以皇后的身份要陪祭,确实有点出格。武则天在当皇后以后要祭祀先蚕坛,这是她的本分,但她跟别的皇后不一样,别的皇后祭祀先蚕一般是命妇陪祭,她却还要让三品大臣也要参加,对权力的欲望就已经表达出来了。一直到后来称帝,她总是表现得跟别人不一样。

晚唐时还曾发生过宦官也要求来祭祀的情况。当时宦官专权很厉害,把皇帝欺负得没办法。特别是太和九年那次“甘露之变”把几乎多半文官都给杀掉了,宦官的势力在那个时候很强大,所以他们也要求来参加祭祀。按一般人的理解,宦官不是完整的人,像这种场合不应该参加,但他们竟然提出了这个要求,后来还专门为他们制作了一种服装。权力的争斗在这里也能看得出来。

唐昭宗龙纪元年的那次祭祀活动也是圜丘遗址最后一次使用。严格来说那次不叫祀天,当时政局不稳,国家已经乱了,对于军阀混战的局面他已无力改变,好像是派人到这儿来祈祷了一次,可能是祈求上天来给他延长国祚来了,规模就比较小了,但文献里面还是提到了。

“这个地方要说起来用的次数好像不是很多,连上祈谷和别的什么活动,一年最多估计也就用三四次,但是它特别重要。”

地坛和太庙遗址也正在探查中,尚需调查发掘才能确认

“祭祀”这两个字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会理解为一个意思,在古代有没有什么区别?

李春林老师介绍,过去对天只能用“祀”,祭大地上的这些神灵只能用“祭”,而祭祀祖先要用“享”。尽管道理、作法都是一样的,但祭祀对象不一样,用词是不一样的,合起来就是祀天、祭地、享祖宗。但后来人们习惯把祭祀两个字连起来用,意思也就差不多了。

发现了天坛,会不会还有地坛?

李春林老师介绍,地坛是与天坛相对应的,对于中国古代都城来说,天坛与地坛是标配。既然有天坛,就会有地坛。“在确认了祀天的圜丘遗址后,我们把在古代也称‘方丘’的地坛遗址的探查也作为了一个课题,西安市文物局对此也很重视。方丘的位置,文献记载是“宫北十三里”,就是在太极宫北边十三里。但宫北十三里范围很广,具体在哪里?我们也只是做了探查,初步也有点迹象,还需要在经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才能确认。”

另外对隋唐时期的太庙遗址也正在探查之中。“我们是配合城市建设,把它列为一个课题在进行探查。目前也有点迹象,是隋代建的,唐代沿用下来的。太庙一般是用来祭祀皇家祖先的,隋代建的太庙,到后来唐代夺得统治权以后,就把隋代皇帝的牌位撤了,换成李家的排位了。如果这些都能最终确定,天坛、地坛、太庙,这些唐代长安城礼制建筑中很重要的几个,咱们就把它们找齐备了。”

李春林老师表示,隋唐长安城作为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承前启后、有着重要地位的都城,如果把天坛、地坛、太庙这些都能串起来考虑的话,作为中华帝国时期的这些祭祀系统里边最重要的东西就基本都具备了。所以我们尽量把这方面的工作做详细、找准确,给长安城的复原和古都风貌的展示多提供一些实体的遗迹。我们觉得这些工作很有意义。”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文张杰/图(部分照片由李春林老师和西安天坛遗址公园提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长安城天坛武则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