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很多朋友都会去游览古迹,去看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看看它们精湛的古老技艺,听听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感受它们传递出的人文情怀,但从哪几个方面去看?本期,小编就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来了解参考。
四、看中国古建筑中绝美的天花板——藻井
年夏末,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刘敦桢到北平做古建筑调查时,听说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智化寺中的藻井极为精美,便立刻前往。但抵达时,他惊愕地发现,精美的智化殿藻井没了,只空留一个苍白的屋顶。它哪去了?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知道,它被收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和费城博物馆。当再次看到,人们被它的精美而震撼,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尽的惋惜。
智化寺智化殿藻井:彩云易散月长亏(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藻井是中古代建筑内顶棚的独特装饰,一般分为三层,底层为方形,称“方井”,多数由斗拱承托,中层为八边形,称“八角井”,上层为圆形,称“圆井”,这种外方内圆、层叠向上的“井”的结构,展现出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达古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被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认为能压伏火魔。
关于藻井的使用,在古代也有明确规定:除了寺庙、道观,唐代时规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宋代虽有所放开,但“六品以上宅舍,许做乌头门,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明朝也有规定,藻井和各种色彩缤纷的建筑装饰物只能出现在官宦、王公贵族家里。
现在,很多著名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均设置藻井,如北京故宫、天坛祈年殿、北京智化寺、永乐宫三清殿、紫微宫三清殿、敦煌石窟、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北京隆福寺三宝殿等等。
故宫万春亭藻井
故宫太和殿藻井
独乐寺观音阁藻井,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
河北承德普乐寺旭光阁大殿正圆形藻井。
五、看衬托古建筑形象和空间——台基和台阶
台基和台阶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台基,又称石基,是一种高于地坪的基身,地基面平稳,主要作用是防潮隔湿。中国古建筑的台基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系列:一是方形台基;二是须弥座。前一种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台基,后一种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雕刻有凹凸线脚和纹饰,是封建社会中台基中的最高等级。
须弥座构造示意图图片采自《中国古建筑图解》
台基之上就是台阶,其中间砌置的一级一级的阶石称为“踏跺”,宋代时称为“踏道”。它的级数,受到古代阴阳观念的影响,多以奇数为准。按清代的规制:公侯至三品官宅第之台基高二尺,有三级台阶;四品以下至庶民者则高一尺,有一级台阶。但民间建筑的台基高度,常因实际需要而调整。
台阶在形式上,有“如意踏跺”,就是各层踏跺从下向上逐层变窄的形式。“垂带踏跺”,一种很工整的台阶。最高级的是“御路踏跺”,左右两侧为踏跺,中间做成有雕刻的御路。
北京故宫保和殿的“御路踏跺”,其间有一块中国最大最宏伟的丹陛石,雕刻九条龙飞腾在大海和流云之中,象征着真命天子一统山河。雕刻于明代。
此外还有一种踏跺很随意,常在园林中出现,是用几块小石头堆放成一个小台阶,远看就像一朵朵小云一样,故名“云步踏跺”。
云步踏跺
还要就是为了上下方便,有意不用踏跺,把坡道放缓,改用锯齿形,远远看上去就像个“搓衣板”,它叫礓碴,被称为“礓”,既利于行人上下,也方便车马运输。
礓碴
台阶,不仅是供人们上下行走的建筑物,也有助于衬托建筑形象和丰富建筑空间层次。除了数量之外,材质上也颇为讲究,普通人家是最简单的木材和泥土,稍微高一点的则用砖石砌成,最高级的材料当属汉白玉了。从汉代开始,汉白玉就是尊贵的象征,故宫中的台阶基本上都是汉白玉制成的。
现在台阶两端配以栏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台阶外侧的螭首,是台阶的排水部件,它翘首伸向台阶之外,既是圆雕艺术品,又增加了整个台阶的立面层次感。
北京故宫的排水系统螭首排水口
六、看古建筑必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彩绘
彩绘,原是施在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虫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为彩绘。但是这层油彩可不是直接画上去就完事的,在这之前还需要先在构件的表面打上底子,再经过反复打磨,这样既保护了构件,又保障了彩绘的呈现效果。
古建筑上的彩绘,按照建筑物的不同性质有严格区分,一般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最高级是和玺彩画,基本上以龙凤为主,间补上花卉的图案,并沥粉贴金,格调十分华贵。和玺彩画是皇室才能用的彩画,一般都是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内容上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不同种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等级次之,画面常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画龙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但没有像和玺彩画那样十分的华丽,也可以贴金粉或不贴金粉,一般用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旋子彩画
还有就是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又称为“苏州片”,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为主,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额枋上。苏式彩画的图案都会用“包袱”包起来,所以特点很突出,一眼就能和别的彩画区分。但是,苏式彩画中也有官式彩画,纹饰题材上也呈现出吉祥图画,如故宫的体和殿、储秀宫,是光绪十年为庆祝慈禧太后50岁生日而制作的。
苏式彩画
另外,色彩是比较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如宫廷建筑,以黄红两色为主,既达到了色彩的和谐,还展现了皇家的雍容华贵;如乡村民居,装饰绘画更精巧自然、砖雕艺术也是栩栩如生。
七、看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大特点——平面布局
西方的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的或者单立的。而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群体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等。单独出现的古建筑仅出现于风景优美的地方,用于景色的点缀。
这种由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一般以“间”为最基本的单位,由若干间组成单栋建筑,再由若干个单栋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最后若干个庭院组成建筑群。“间”根据生活需要的大小有所不同,由“间”组成的建筑规模,大小也都有严格限制,所以从“间”数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建筑等级的高低。
又由于这些古老建筑群,内部为木结构体系,使屋身处理也更灵活,门窗柱墙也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变化多样,平面形式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等。布局方向常为南北,也有少数建筑群落因受地形地势的局限,采取变通形式。
八、看古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韵味
中国的古代建筑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通过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认真调查研究,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像江南的古建筑,多是粉墙黛瓦,因为江南一年四季花红柳绿,植物茂盛,环境颜色丰富多彩,而民居和古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可以最大限度地反射阳光,光影效果十分明快,再加上色调的素雅,与自然山水又结合紧密,就给人一种清幽的古典韵味。当拿起手机拍摄时,会发现,它们在周围环境的映衬下,有中国古建筑特有的意境之美。
周庄古镇
再像北京的故宫,主建筑大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余的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均衡的布置严肃又井井有条,体现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不容僭越的君臣关系,既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又磅礴大气、富丽堂皇。
北京故宫
以上是对古建筑的一些简单介绍。假期游玩之余,大家可以去深入欣赏每一座古建筑的风格,探寻其中的一块块木雕、石砖、一条条梁木、彩绘,了解其中的结构、工艺所凝结的古人的智慧,深深感受这些古老建筑的文化精髓。
(编辑:果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