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书勇
马啣山秧歌;文化形态;社会功能;传承发展
GA
马啣山秧歌主要流布于兰州市榆中县南部山区马啣山一带,涉及80多个自然村落4万多人口。自汉代以来,马啣山一带是羌族、藏族、蒙古族等西北少数
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带,也是中华西北文明的中心辐射地。马啣山秧歌传承地区海拔—米,属榆中南部高寒二阴山区,气候湿润,林木丛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里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从而保存了马啣山原生态秧歌。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秧歌作为一种民族歌舞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为深远广泛的影响。秧歌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如,“秧歌乃插秧之歌”,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歌舞,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也有人说它是古代民间的一种祭祀仪式;还有说法称远古时代就有秧歌形式,是后人祭祀姜子牙而闹起来的活动,所以叫“牙哥”。也有人根据清代洪蕙《延安府志》“春闹社,俗名秧歌”的记载,认为秧歌可能源于春季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民国初年《陵县志》记述:“上元灯节,沿乡傩古俗,各村镇或架《龙灯》、或踏《高跷》、或演武术、或徒步装男扮女二三十人不等,谚曰秧歌。”[1]不论如何,从民间传说和典籍记载中可以看出秧歌的特点,它是一种民间的歌舞形式,和人们的生产劳动相关,同时也承载了民间祭祀祈福的功能,表演时间应在春季的节气中。从中国民间历史习俗看,秧歌多为汉族年节中的歌舞,这些舞队的活动称为“闹秧歌”或“秧歌会”,历史上各地都有春节期间闹社火、扭秧歌的风俗。而今天看到的全国各地民间秧歌的表演,都已成为集民俗、信仰、礼仪、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技艺为一体的民俗综合文化表演艺术。
至于马啣山秧歌,除了保持以上所述秧歌的共性之外,在表演形式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特性。古代西北多有战事,当地人认为马啣山秧歌是北宋的军中歌舞与当时的甘肃、陕西一带有驱傩因子的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在马啣山秧歌中至今还能看到古代战阵和驱傩社火融合的印记。马啣山秧歌的表演者在舞蹈和演唱时手执宫灯,又被称为宫灯秧歌。马啣山秧歌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整的组织和表演形式、古朴而独特的表演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马啣山秧歌最初的表演历史和形式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该项活动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民国时期就耍过社火(老人们喜欢称秧歌为社火),新中国成立后也耍过几次。改革开放以来,马啣山一带每年在春节期间都有数支社火队进行演出。一进入腊月,当地人最主要的一个话题,就是谈论今年哪个村准备闹社火、哪个村的社火玩得好(就是水平高),只要排练社火的鼓声响起,便将周边十里八乡带入了浓浓的年味之中。春节期间看社火,也成为了当地群众最高兴、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年轻人甚至追到十多里地之外跟着看、兴高采烈,百看不厌。同时大家也随着社火队走乡串村的表演,边看社火边走亲访友,一直会持续到元宵节,有的社火队甚至要持续到正月十六才“解将”。笔者作为一个马啣山人,在少年时代有幸参加了三次社火表演,并且来春节期间也在观看马啣山各村庄的社火,听到了许多春官赞词,学唱数十首姑娘曲子,了解了不少家乡风俗,也算是马啣山乡土文化的持有者。马啣山乡土文化既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也是我受益匪浅的文化根基。
一.马啣山秧歌的文化形态
非遗风俗传礼乐,俚声俚曲化乡风。马啣山秧歌只在春节期间表演,每支秧歌队大概由一百多人组成,主要人员有狮子队(由两个大狮子与两个小狮子组成,它位于秧歌队的最前方)、大老爷(秧歌队的头目,组织者)、春官、衙役队(秧歌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伴奏乐器队(有抬鼓、筒子鼓、锣、钹、胡琴等乐器)、姑娘和妖婆队(男青年扮女装)。秧歌队也不是年年都组织,但它融祈福迎祥、禳灾谢过、拜年祝愿、民间工艺制作、民间礼仪传承、民间舞蹈表演、民间小曲传唱、民间戏曲即传统剧目演出、民间文学荟萃、民间文化交流、民间武术展示于一体,表达当地群众庆祝丰年的喜悦心情,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它的文化形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啣山秧歌是当地群众祈愿祈福的民俗活动
组织马啣山秧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娱神(娱乐各方神灵),特别是地方的方神,敬畏方神是以流传当地的民间信仰为精神支撑的。我国是农业社会,亘古以来,先祖们把种子撒向大地以后,遇到自然灾害无力向大自然抗争,就建庙塑神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美好愿望寄托于神灵来解决,这是农耕社会产生的农耕文化,形成了汉民族的民俗信仰和文化传承,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根据马啣山玩秧歌的习俗,可以看出秧歌的文化功能是答报神灵祈求太平。秧歌和农耕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庄稼丰收了,人们认为是神灵的护佑,闹秧歌答报神灵庆贺丰收;遇天灾人祸了,许愿玩秧歌,禳灾谢过,祈求神灵护佑。至今,马啣山秧歌保留着许愿玩秧歌的习俗。
马啣山每村都修建有方神庙。方神庙是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成为秧歌的组织机构和载体,流传至今。马啣山秧歌以娱神作为目的进行祈愿祈福的活动,这在秧歌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明显的体现。
秧歌的组织和表演过程中奉行着娱神的宗旨。秧歌发起时叫“吵秧歌”,就是秧歌的发起者(一般为族人尊长或者村子的领头人)找几个志趣相投的人来商量组织秧歌队,请族人尊长或者方神庙的庙官召集族人召开会议商量决定。有时,是通过偶然的机缘来决定,比如上届秧歌解将之后,用于表演的锣钹旌旗、筒子鼓等由专人保管,将其架放在自家的屋梁上,如果掉地上或者无意中被敲响,就必须组建秧歌队耍社火、闹秧歌。
秧歌出庄到邻近村庄去表演叫“出马”。第一天出马叫“起秧歌”,起秧歌有接春官、接狮子等许多准备仪程。马啣山秧歌的春官是秧歌队的核心,组建秧歌队首先要请春官。请春官的仪式:
秧歌队整队集合,锣鼓齐鸣,来到春官家门口,接春官(在家中,大门紧闭)。
众人:有请春官大老爷!
春官向大众打躬道:我社举办社火乡人傩、灯火醮愿,这也是我庄的春节瑞气,我也是幸欣十分。但我合社推选小人任社队春官,我乃舍寒力单,学疏才浅,不能带众,众口难安,与我自己丢人现眼是小事,给我庄不能争荣争光,请求众位父老、兄弟们再三斟酌妥请。倘若推辞不过,只能一不列众担此重任,祝愿众位大力协作相助,古人说得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也。”
众人:有请春官老爷。
春官:三十六员大将可曾到齐?
众人:齐备多时。
春官:七十二位毛兵可曾到齐?
众人:齐备多时。
春官:全部兵马可曾到齐?
众人:齐备多时。
接春官唱秧歌(曲调为太平歌)
大老爷堂上一筒鼓,
鼓上面蹲着一只虎。
打起鼓,惊起虎,
大老爷生在南阳府。
大老爷堂上一把号,
号上面蹲着一只鹞。
吹起号,惊起鹞。
大老爷坐的龙风轿。
大老爷堂上一副钹,
钹上面蹲着一只鹅。
打起钹,惊起鹅,
大老爷是陕西的佛。[2]38~40(接春官时秧歌队在春官家门外,鼓声三起三落,秧歌队三唱。)
春官请来之后,就会进行春官接狮子的仪式。狮子在整个秧歌表演过程中代表万事亨通、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请春官和接狮子仪式完成后,所有准备仪程就绪,秧歌队就要到方神庙告庙敬神、祈福许愿。敬神前春官会唱秧歌出马赞歌、上香赞、祝酒赞、烧香化马赞、八卦赞、点蜡赞、点灯赞等赞歌。然后告庙唱赞敬神,由春官告庙敬神唱赞歌。从目前搜集到春官告庙赞歌来看,有盘古庙神赞、中庄盘古庙神赞、丁家豁岘盘古庙赞、八门寺群神吊联、八门寺龙神吊联、关圣帝君赞、三官庙赞、慈航菩萨赞、山神土地赞、神龙赞、井泉龙王赞、诸庙天坛神赞、菩萨殿娘娘庙赞、法王庙赞、虫蝗八蜡赞、白马庙赞、鲁班赞、赵公明赞、山神土地水草大王赞、文昌帝君赞、玉皇大帝赞、福禄寿星赞、释迦牟尼佛赞、弥勒佛赞……所敬奉和赞美的神灵众多,包括佛教道教中的神佛、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以及历史演义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等等。一方面从中可见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对所有体现了“善”的文化价值认可,另一方面这种多神信仰也体现了民间实用文化心理。告庙敬神之后,秧歌队鼓乐齐鸣,放炮出马。也就是说,秧歌队可以到别的村庄拜年和表演秧歌了。
秧歌解将是正月十五,也是要到庄外完成送瘟疫送年的仪式之后,到方神庙里上香解将,向神表示尊神的意旨完成了秧歌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这些都表明,马啣山秧歌表演活动是当地群众祈愿祈福的民俗活动载体。
(二)马啣山秧歌是当地群众传统礼仪的展示
秧歌队每到一村,都要对该村长者和父老乡亲行传统拜年礼仪,送上美好祝福。春官拜年词:
春官合社众人赞
灯火辉煌,鞭炮连天。
头顶香盘,跪成两行。
如此阵势,不敢前往。
众亲朋请起,携手同进三吉地,共降吉祥。
大老爷拜年词
我代表小小秧歌向贵地父老乡亲拜年,祝大家龙年大吉,身体健康,阖家欢乐,春节快乐!
二老爷约法三章
马牌子,我们的社火。
锣鼓要响亮,旗帜要鲜明。
从列要齐整,衣冠要整齐。
语言要文明,行为要规范。
不能走巷转户,不能酒后闹事。
若有违章,回衙严办。
三老爷后场赞戏词……
接春官
乡亲:失勿远迎,多有得罪,降香已备,我庄设有公馆杯水相待,请大老爷休息片刻。
春官:降香已备,再不能惊驾亲友厚待,赶紧回衙为要。
乡亲:一定要请大老爷休息,并共欢度春节。
春官:再三挡驾,我们一定要打道回衙。
乡亲:诚请大老爷在我简地休息,共望来年风调雨顺。
春官:亲友的再三邀请,那我恭敬不如从命。
春官:马牌子,严加护理,毕恭毕敬,安全第一,语言文雅,送往贵地公馆。[2]~
拜年仪式结束,秧歌就要进场表演了,表演前,还有非常隆重的叩天喜拜年仪式:庄人柱香恭迎,马牌子跑步送牌,庄人跑步接牌先导,庄人三请,春官三谢,礼炮三声,秧歌鼓乐变成欢快激昂的节奏,春官高唱春歌,全体队员躬身表演入场。秧歌牌立于主席台前,秧歌队绕场一周,将春官恭送到主席台前,面对秧歌队站立,秧歌队变为四路或八路纵队,举行隆重的三叩天喜,秧歌队三进三退,鼓乐三起三落,社头三呼拜年叩天喜,狮子三叩,春官三赞,庄人三谢,叩完天喜,春官落座,秧歌开始前场表演。叩天喜仪式上春官唱的叩天喜开场词:
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O一三年正月九日,甘肃省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为求风调雨顺,人口吉庆,五谷丰登,经济发展,万事亨通,大吉大利,呈香许愿。在这新春佳节,请西方青毛狮子,舞南海五彩花船,办起了小小社火一台,来到贵村演出,受到热情洋溢地盛情接待,各种供果实在丰盛,我们心中万分感动。
姑娘们上来风摆柳,花扇扇的柳摆风。
老艄公上来乐融融,桨板劈水浪里行。
妖婆子上来喜盈盈,棒槌舞出一溜云。
铜锣儿敲得震天响,小曲唱得真动情。
鼓手们上来虎翻身,鼓声喧天震人心。
旱船儿上来跑四门,四大金刚作艄公。
狮娃儿上来真精神,青毛狮子抖威风。
社火玩成个一条龙,红红火火闹新春。
叩天喜赞
一叩天喜一级升,人寿年丰气象新。
神州万里披锦绣,华夏腾飞万年春。
二叩天喜二级升,祖国强盛展新容。
两弹一星长精神,太空遨游中国人。
三叩天喜三级升,党的政策暖人心。
勤政为民传佳话,科学发展宏图新。[2]~
从马啣山秧歌春官拜年唱词、叩天喜春官唱词中可以看出人们尚礼互敬、热情好客的性格,以及紧跟时代发展,对新生活的讴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整个仪式中,无论是庄人接待春官的公馆,还是接待秧歌队的礼品,以及秧歌队表演的所有项目都体现了民间民俗传统礼仪,特别是秧歌队中的春官,走到哪里就赞到那里,溢美之词毫不吝啬,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三)马啣山秧歌融汇了当地各类民间舞蹈表演
马啣山秧歌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项目繁杂,参与人数众多,每个单项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和表演技艺。鼓、狮子、彩船、彩灯制作有木匠、纸活匠、画匠;前场表演者有春官、马牌子、衙役、仪仗、狮子、锣钹、姑娘、妖婆、船姑娘、艄公等;后场表演有生、净、旦、末、丑、司鼓、板胡及文武乐队等。秧歌队中,除了号手、热罩子、纱灯、肃静回避牌等角色不舞外,其他组成部分包括春官、马牌子等都有各自的舞蹈动作。尤其是姑娘妖婆队,是马啣山秧歌最有特色的表演队伍。姑娘由20岁左右的俊男扮演,黑色丝帕包头,彩花饰面,脑后扎一根长独辫,身穿红绸棉袄黑夹夹,腰系彩裙,足穿彩鞋,左手掌彩灯,右手执彩扇;妖婆由40岁左右的男性扮演,黑色丝帕包头,脑后绾一个青丝大缵缵,身穿大红袄,彩色扎花席裤,腰系围裙,内穿红兜肚,大绣花鞋,左臂挎柳筐,右手持棒槌。姑娘和妖婆均戴茶色眼镜,以示庄重大方。姑娘和妖婆队随着太平鼓乐的节奏变换各种队形,在行进中边舞边唱,唱舞结合,主要舞步是十字步。伴随着鼓点节奏,变换各种各样的队形(如打花子)并配合丰富多姿的阵图。
更有刷子队(刷子是当地方言中对拂尘的称谓)英姿飒爽,锣队、钹队铿锵有力,彩旗队旌旗猎猎,鼓队威武雄壮,狮子队威风凛凛,旱船队一波三折,毛驴、大头和尚等滑稽可爱……最后在耍狮子的现场,领狮人或者秧歌队中的武术爱好者会来一段武术表演,接着便是狮子踏四门、上桌子,有些秧歌队的狮子表演要上六张桌子搭起的三层高台,其难度不亚于杂技。一支秧歌队,就是一场民间舞蹈的大展示!体现了马啣山人热情奔放、质朴自然的性格特征和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操。
(四)马啣山秧歌是当地民间小曲和传统戏曲的展演
马啣山秧歌队表演分前场和后场,前场主要是叩天喜、三上鼓、花场子表演,以舞蹈展示为主。后场主要以唱戏、唱小曲为主,分为两摊,互不干扰,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
后场唱戏最早时唱榆中小曲,曲目有《牧童放牛》《怕老婆顶灯》《张连卖布》《表花》等;秦腔传入榆中后,改唱秦腔,有《天官赐福》《调寇》《大升官》《香山还愿》等喜庆吉祥的秦腔折子戏。
由于秦腔折子戏是人们熟知的西北地方戏剧艺术,在此不再赘述。相对来说,“唱”是马啣山秧歌主要的特点。秧歌曲有接春官时唱的“打起鼓,敲起锣,大老爷堂上一只鹅,大老爷是西天的佛”;告庙烧香唱《十炷香》《十二月将》;叩天喜唱《十个雀儿》;玩花场唱《太平歌》;玩船唱《倒扳浆》《卧船曲》等;姑娘秧歌队唱的就更多了,在秧歌行进中唱《十盏灯》《出归化》,在秧歌唱后场时,彩船停在表演场地,姑娘妖婆围着彩船唱《南桥担水》《放风筝》《孟姜女》《鸦片烟》《庄农歌》等,其间并有乐器伴奏;当秧歌队告别时唱《道谢歌》等70多首秧歌曲。
马啣山秧歌的曲调非常优美,比如当地老百姓普遍喜欢的具有代表性的《绣荷包》《织手巾》《三斗三升菜籽》《太平歌》等都是旋律起伏平稳流畅、情真意切、简单短小、易于上口的秧歌小曲,为当地人民所喜爱。
秧歌唱词内容丰富,唱词中既有生活歌谣、民间故事,也有叙说农事、历史人物,还有祝福、告诫、唱人唱景等内容,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情趣,表达和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优美的马啣山秧歌曲就这样一代一代得以传承。
马啣山秧歌曲在秧歌表演时集体演唱,但因其曲调淳朴优美,唱词内容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紧密地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马啣山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即兴歌唱,即兴对这些歌曲加以改编和装饰,马啣山秧歌曲也就成了流行的民间小调。
二、马啣山秧歌的社会文化功能
马啣山秧歌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马啣山秧歌是乡风教化和传播生产生活知识的载体
马啣山秧歌从发起到秧歌服装道具的制作再到秧歌的排练和演出,就是一个传承民俗文化、传统礼仪、乡风教化、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和凝聚人心的过程。秧歌队中,不论是唱的小曲、演的戏曲,还是秧歌头儿唱的太平歌、春官、马牌子的祝赞词,都要经过充分准备和训练,内容包括祝福吉祥、劝人向善、尊老爱幼、叙说农时农事、民间故事、地方传说等。如马啣山秧歌曲都是口口相传,也有一些手抄的唱词脚本,秧歌队组建后,首先要抄写秧歌唱词,然后学唱,一直到演出,也体现了传播知识和教化人心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马啣山一带的群众能读书识文断字的人很少,玩秧歌便成为教化乡风、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比如《十劝人心》曲,一劝人报天恩,二劝人报皇恩,三劝爹妈劝娃娃,四劝弟兄们、五劝贤后(妯娌),六劝姑娘,七劝买卖人,八劝少年们,九劝赌博人,十劝邻居们。这十劝都是教化人们立足自己的身份,正人心、走正道、做好事,与人和谐相处。秧歌也成为了塑造乡村文明、教化乡风的“大乐”。
(二)马啣山秧歌是村庄友好交往、和谐相处、凝聚人心的载体
秧歌队按照约定俗成的线路进行表演,每到一村,既送去了祝福,也送去了欢乐。该村的人在表演场地摆上烟酒、点心、油果子等隆重支持社火的同时,还要在秧歌表演的间歇,将秧歌队的人请到家中管饭招待,俗称乔饭。
当然,秧歌队的表演是相互的,我村的秧歌队去了你村,你村在耍社火时必须要到我村来。秧歌相互表演叫走马路,马啣山一带沿袭的秧歌走马路是前庄玩一天,后庄玩一天,以此类推。马啣山秧歌还有一个规矩,只要秧歌开始走马路就不能停,风雪无阻。而秧歌队所到之处都会献上赞歌,如《彩门赞》《花路村赞》《陈家沟赞》《蒲崖沟赞》《马莲滩赞》《三套窑赞》《县城赞》《医院赞》《商店赞》《学校赞》《贤人赞》《澳大利亚饮水工程赞》《老人赞》《街市赞》《乡村赞》《山赞》《水赞》,等等。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相互交流和不吝赞美中,加深了友谊,促进了团结,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和谐。
(三)马啣山秧歌是锻炼和培养自我管理的乡土人才的载体
一支秧歌队虽然只有数百人或几十人组成,也大都是自愿参加,但要真正有效管理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统筹协调,也要分工负责。这就需要秧歌头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公正公平处事的能力,能随时进行村与村之间的沟通衔接,能随时处理队员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在这样的组织活动中,一代又一代乡村自我管理人员通过“传帮带”不断得到锻炼,组织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些人也成为乡村事务的主心骨,在维护乡村良好的秩序,促进乡村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马啣山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马啣山秧歌是一部展示马啣山厚重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画卷。年,国家实施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十大民间文艺集成”工程时,榆中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抢救了马啣山秧歌曲,编印集成《榆中民歌》,为传承马啣山秧歌奠定了基础。但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渗透、城市文明和新潮流文化等都对民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马啣山秧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影响。首先,农民日益受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更大的影响是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每年春节期间青壮年返乡过年也只是短短几天时间,秧歌队伍组织愈来愈难,秧歌表演次数越来越少,传唱秧歌的“好家”也越来越少。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空间受到破坏,面临着风俗不再、濒临消亡的危机。
不过,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的扎根民间大地深厚的根基,再加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下,马啣山秧歌在近年来得到较好的保护传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府积极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日益重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全方位建设乡村政策和举措也得到落实,马啣山秧歌的保护传承与榆中县的发展同频共振,一起前行。马啣山秧歌传承地带的80多个自然村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美化,公共设施逐步配套齐全,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啣山麓冷凉性蔬菜种植、药材种植,利用南部山区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形成了振兴乡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乡村经济的振兴也促进了乡村的文化活力。多年来,榆中县在举办春节社火调演时都将马啣山秧歌作为重点调演项目选调进县城表演,加大了推介和保护力度。
年榆中县文化馆在马啣山秧歌流传地马坡乡上庄村爱心园成立“马啣山秧歌传习所”,为马啣山秧歌的传承和保护建立平台。年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在马啣山秧歌传习所举办了马啣山秧歌培训班,走访采集挖掘整理马啣山秧歌资料,编撰出版《马啣山秧歌述略》;收集整理的秧歌资料在传习所保存和陈展,刊印马啣山秧歌宣传册页,制作马啣山秧歌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以马啣山秧歌流传地80多个村落为会员单位筹建马啣山秧歌协会,制作和购置秧歌服装道具等表演设备;组织开展秧歌曲、春官马牌子赞歌颂歌演唱会,将70多首马啣山秧歌曲制作成MIDI伴奏,利用网络大力传播;举办传承地区春节期间马啣山秧歌队演出,组织马啣山秧歌微型队伍结合乡村旅游进行表演,推动马啣山秧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二)激活乡村人才队伍,发挥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文化人才“土专家”的作用
马啣山秧歌传承人、马啣山秧歌传习所主任丁述学先生曾任榆中县政协副主席、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馆长和县秦剧团团长多年,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带领人员普查全县民族民间文化、文物,长期从事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编著出版多部成果,是名副其实的榆中文化“活字典”,也是促进榆中县南部山区马啣山一带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工作者,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土专家”。近年来,他承担起马啣山秧歌保护发展的使命,多次组织秧歌表演,传承传播马啣山秧歌,并促进秧歌与地方民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发展,同时,他还以自己扎实的文化功底和对马啣山秧歌文化的深入理解,撰写了《马啣山秧歌述略》(甘肃人民出版社年版)一书。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和研究马啣山秧歌的著作,内容包括马啣山秧歌的地理环境、分布区域、历史渊源、表演内容、组织形式、秧歌特点、传承与保护等总体性的概述,也包括马啣山秧歌经费筹集与道具制作、出马与解将、接春官、叩天喜等对秧歌具体准备和表演环节的说明,还包括马啣山秧歌春官赞词、秧歌曲等珍贵说唱资料。另外,还收录了马啣山秧歌传承人、传承地区活动一览表、马啣山传说故事与人文特色等内容。基于这本著作保存了大量的马啣山秧歌的原始资料,必将对马啣山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丁述学之外,也有无数传承人为马啣山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马啣山秧歌传承发展中出生于年代的“好家”老艺人大多已谢世,尚存者不能再进行表演,但从他们的口述可以得到马啣山秧歌的古朴记录。还有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一群人,也有个别九零后,约有二十多人在积极地传承发展马啣山秧歌。进一步激活这些人才的作用,影响更多的人热爱马啣山秧歌,传承发展马啣山秧歌是当务之急。
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意味着以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位一体”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马啣山秧歌蕴含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一定会助力榆中县的乡村振兴,在融入五位一体的总格局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张书勇,男,甘肃榆中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从事文化旅游工作。曾编辑《甘肃文化》10多年,参与编撰《甘肃省志·文化志》(第一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参与甘肃省文化厅“文化在小康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等课题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