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介绍 >> 正文 >> 正文

正月初九有哪些习俗闽台两地为玉帝庆生,当

来源:天坛 时间:2025/4/1
百家号文史领域春节特辑独家供稿文/格瓦拉同志对于全国大多数省份来讲,正月初九的重要性似乎远不及初一,但在福建、台湾两省,这一天却是极为隆重的节日,因为在当天,他们要为玉皇大帝庆生(当天被称为“天公生”),并祈求来年的好运。那么,玉帝是谁?在这一天民间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玉帝是玉皇大帝的简称,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在民间则被俗称为“天公”(多用于南方)或“老天爷”(多用于北方)。玉帝塑像作为道教神话传说中天、地、冥三界的主宰,玉帝的角色好比是人世间的皇帝,不过跟后者不同,他不仅统领三十六天,而且还下辖七十二地,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界的一切事务,均在他的掌握之中。由于民间对道教教义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在他们看来,玉帝就是天上最高的神祗(其实道教最高神是“三清”,也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按照道教教义的说法,玉帝乃是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下文称王子),出生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上》)。王子天性仁慈,将国库中积存的财宝全部施舍给穷苦人,由是深得百姓的爱戴。净乐国王驾崩后,王子登上宝座,但没过多长时间便对俗世间的事务产生厌倦心理,于是将国政托付给宰辅大臣,然后独自一人到普明香岩山(位于今陕西省太白县靖口乡水蒿川村西北)修道,经历三千二百劫(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即三万六千年)后,才证得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历一亿劫后,最终才证得玉帝之身。在民间传说中,玉帝本姓张以上说法,跟当年释迦摩尼舍弃王位、修道成佛的经历很相似,或许是受佛教教义影响的道教有意效仿,才有了这种描述。但是按照民间的说法,玉帝在民间时只是一介平民,俗姓张(《西游记》中即秉持此说)。不过对于玉帝的俗家姓名却是众说纷纭,一说玉帝名叫张坚,也有人说玉帝名叫张自然或张友仁。根据欧阳飞编著的《诸神传奇》,张友仁本是张家寨的寨主,绰号“张百忍”,因为德才兼备、和善慈悲,因此被下凡的太白金星选中,到天庭去做玉帝,并治理天地冥三界的大乱。因为玉帝乃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被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当然这只是玄幻小说家言,不足为凭。闽台两省民众对玉帝的祭祀很隆重不管以上哪种说法为真,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在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这一天,福建、台湾等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其实,为玉帝庆生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明代王逵所著《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这大约便是纪念“天公生”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也寄托着民众对来年好运的祈求。祭拜玉帝的仪式非常隆重且讲究,一般是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然后用板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在桌前系上吉祥图案作为桌围,并在顶桌后面设置下桌。在顶桌上设置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以象征玉帝的宝座,在宝座前则摆放一尊香炉,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则为烛台。民间庆祝“天公生”的盛况在香炉的后面摆列“五果”(即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六斋”(即金针菇、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以此来祭祀玉帝。当然,除了祭祀玉帝外,侍奉他的从神们也不得不祭,所以在下桌上会供奉五牲(即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以便让他们享用。由于玉帝的身份极其重要,所以民间为了表示崇敬,在祭拜前全家大小都要进行斋戒、沐浴,祭拜时则由家中的长者先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再依长幼顺序分别上香。同样,在正月初九这一天有很多禁忌不能碰,比如不可曝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倾倒垃圾,不可高声大语或口出秽言,不可用母鸡当做祭品等等,否则会给家族招致霉运。木栅指南宫虽然正月初九祭拜玉帝的传统在北方已很少见,但在南方,尤其是闽台两省却依然相当隆重。有些虔诚的家庭若觉得祭拜规格还不够的话,还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像台南终义路的天坛、高雄的天公坛、木栅指南宫等地,每年的正月初九灯火通明,全是前来祭拜的人群,其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资料来源:《蠡海集》、《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