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单独的课程排进学校课表进行推进,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课程与学校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有的学校则把传统文化课作为主题性的学科实践活动开展。不同的实施方式,不同程度上使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整体来看,要想促进“文化课程”更好落地,就需要找准“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市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包含生活、艺术、科教、社会、礼俗、思想、价值、文史八大领域个主题,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多元的授课方式。单元式学习。传统文化课程本身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文化主题,部分实验学校在主题之下尝试单元整合的教学方式。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也就形成了单元整合式学习及单元的侧重点学习方式。单元整合式学习是把一个单元里的4节课经过教师的重新梳理与调整进行整合,比如“生活篇——珍馐美味”单元的学习中,教师把饮食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和餐桌的礼仪修习、欣赏中国的餐饮之美整合成一个课时进行学习,使课程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在单元的侧重点学习方式中,教师经过团队交流,基于学生需求开展教学,并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聚焦未知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合式学习。把传统文化课内容与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整合,使学习的重点更加突出,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比如在五年级单元主题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课程过程中,学校把语文、信息技术、美术、书法、品德与社会、劳动学科中,与汉字相关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调整,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制定横向与纵向相连的学科学习内容,很好地把各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渗透式学习。深入挖掘国家课程中蕴含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内容,把国家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进行紧密对接,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课程中有效落实。如数学五年级“物不知数”、四年级鸡兔同笼与《孙子算经》《九章算术》相结合;英语与十二生肖、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车马文化相结合;班会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重阳节相结合等。为了挖掘国家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学校在学科整合的实施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语文课中增加经典诵读内容;美术课中增加国画、篆刻、皮影等内容;体育课挖掘民间体育游戏……学科内容的调整,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更好的整合。以学科实践为切入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部分实验校利用学科实践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多学科整合。教师将设计好的方案和资源整理好后放在学校的公共平台上,其他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以利于教研活动的深度开展和深层次对话,达到师生共育共成长的目的。例如北京市前门小学地处前门、天坛两个文化圈,学校启动“我与天坛”实践活动。六年级是语文、英语等学科联动的实践活动。其中科技篇天文历法,在“京味天地”中引入《中国文化读本》中有关天坛的介绍,结合学校提供的视频资料,了解天坛的修建、作用以及传统文化中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情。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带着敬畏之情开启自己的圜丘之旅。从名字的认识到建筑风格的赏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九”的尊崇。而这种设计规制,也反映出当时工匠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被古人的文化和智慧折服。以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从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哺育着力,沿着“整洁校园——文化校园——品质校园”的路径不断跨越与提升。各校结合课程与传统文化特点,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藤萝架、小桥流水、竹园一角,充分体现我国园林艺术并凸显学生实践与参与功能;白瓦灰墙,配以梅兰竹菊的雕饰,青铜为材质制作的文化景观,传统文化课程的楼道环境,使之具备更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与育人功能;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沐浴、熏陶、成长,在课程中走进、认同文化,更好地实现学校文化育人、文化立人的教育思想。郁郁葱葱的校园绿化,寓意丰富的文化景观,使校园文化的审美功能得以彰显。除了审美功能,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反映学校基本价值思想、办学特色,这就赋予了其课程意义。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风景还是愿景,如能挖掘校园文化蕴含的课程资源,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将校园文化内化成师生的精神品质,使课程意义在校园文化中流淌,那便是能将愿景“落地生根”的课程。(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中国教师报》年01月27日第6版作者:李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