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城历史将近年
多朝古都留下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
更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
共有7处之多
当然,这7处世界遗产
也都是北京的5A级景区
你都了解它们的历史吗?
01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长城
长城全长公里
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北京长城有很多
但在国内外最有名的
当数八达岭这一段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称为夏都,是延庆的旅游龙头。
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茸。
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年);
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年)。
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往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连绵的万里长城。
0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距北京城约50公里
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周口店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年被北京市列入青少年教育基地;
年中宣部又将其列入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博物馆包含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04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
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万平方米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改神乐观名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定名为神乐署。天坛神乐署的正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殿内面积达平方米。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05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年,乾隆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公顷(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06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年7月3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明十三陵”的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07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后来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
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
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公里;
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公里;
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公里;
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公里;
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公里;
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公里。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遗址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通州运河城市段作为京杭古运河的终点和新北京城市发展重地,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发展“大景观”的理念在此项目中得到实践和体现,景观设计师通过运河两岸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直接参与主导了城市的区域规划设计,并运用了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千年运河穿城而过,诉说着前世今生。对于世界而言,大运河历史悠久,跨度最长;对于中国来说,大运河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而对于北京,运河是一切故事的始源。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