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介绍 >> 正文 >> 正文

悲秋佳作,我只爱汉武帝的秋风辞一个

来源:天坛 时间:2022/12/21

国庆节这几天,秋雨绵绵,让秋天的步调加快了很多。也让我想起了很多“悲秋”的诗词。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是秋思之祖。但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悲秋的佳作,出自一位雄韬伟略的皇帝之手,那是属于帝王的一种格调和意境。

《秋风辞》

汉武帝·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何兮奈老何?

除了喜欢这首诗的意境之外,当然作为一个导游,更多的是被诗词背后隐藏的家乡山西的故事所吸引。没办法,谁让我对山西爱得深沉呢?哈哈……

这前几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字面的意思,写秋景,秋风刮起,白云飘飘,草木枯黄大雁南归。兰花秀美,菊花芳香。

下一句怀佳人兮不能忘。字面意思是思念美人,其实这是汉武帝渴望求得贤才。

紧接着说的是公元前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今天的运城市万荣县)祭祀后土。当时怎么去的呢?是乘坐着高大的楼船泛舟于汾河之上,宴饮中流。诗中提到汾河,指的的就是今天山西人民的母亲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她从晋北发源,流经山西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6市29县,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最后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西汉时期汾河水流量非常之大,不比现在,汉武帝能泛舟楼船,激荡起来的浪花都非常大。正如诗中所写:横中流兮扬素波。所以那个时候的汾河是作为航运的。

以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后土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非常重要。那汉武帝要祭祀的后土是谁呢?很多人也很迷惑。其实后土即女娲,女娲抟土造人,是中华最古之神,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后土从有具象人格的女娲演变成大地的代称。有一个词,江山社稷,社就是土神,大地之神,稷指谷物之神。在农业社会,古代君王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了。

汉武帝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都隆重无比。那当时祭祀后土的这地在哪呢?其实从轩辕黄帝到尧舜禹再到汉唐宋历代帝王将后土祠确定在汾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也就是汾河汇入黄河的这个地方,即今天的万荣后土祠,也足见对历代帝王汾河的重视程度。

到明清时,历代帝王才将祭祀后土的仪式迁移到北京天坛,所以呢万荣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而在后土祠正殿后矗立着一座秋风楼,正是因为楼上藏有汉武帝的《秋风辞》碑而得名。秋风楼一带是秦晋枢纽,所以楼的另一面就是黄河的西岸陕西韩城。

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在汉武帝在这次祭祀途中恰巧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所以汉武帝索性将途经之地改了个名字,取名为闻喜,也就是我们运城的闻喜县,这个名字至今沿用。

汉武帝来祭祀后土的这一年,即位已27年,时年44岁。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解除了北部边患。写到这就不得不提几位厉害的山西人。一代贤后卫子夫,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而把匈奴打得找不着北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一个是她的弟弟,一个是她的外甥。

所以这么一看哈,这汉武帝能成就一番伟业,这内外都是靠山西人扶持啊。汉武帝一生雄才伟略,北击匈奴,平定南越,打通西域,开发西南,要成就这么强大的帝国版图,光靠山西人也不行啊,而且这一年霍去病已经去世4年了,我想汉武帝那个时候一定想,能再多给我几个像霍去病这样的少年天才就好了。所以汉武帝在宴尽之时乐极哀来,求贤若渴,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呀。所以感慨:!

一首《秋风辞》,牵出这么多山西的东西,你说我能不喜欢么?所以来山西一定得瞅瞅山西母亲河汾河,有时间去看看汾黄交汇的壮观,转转旁边的万荣后土祠,打卡秋风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