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在线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
杨樟,张义森,姜鹏,马宁
单位
首都医科医院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具体如下。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反复头晕1月,加重伴恶心、呕吐6天”入院。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初持续时间短未予在意,其后反复发作。6天前症状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医院,DWI见左侧桥臂小梗死灶(图1)。
图1
MRA: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局部可见充盈缺损(图2)。
图2
即予以阿司匹林(mg1次/日),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日)治疗,仍有头晕发作,但程度减轻,为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吸烟和饮酒史。
体格检查:NS(-)。
入院化验检查:TG1.99mmol/L,LDL-C3.01mmol/L;血栓弹力图:ADP%,AA%。
入院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日+氯吡格雷75mg/日)、降脂(阿托伐他汀钙20mg/日)等治疗。
DSA:双椎动脉呈均衡型,基底动脉中段长段狭窄,局部管壁不光滑,有充盈缺损;前循环未见明显向后循环供血区域代偿(3-6)。
图3
图4
图5
图6
术前讨论
●1.手术指征:患者基底动脉系本次犯病责任血管,内科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反复,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
●2.治疗策略:考虑到狭窄毗邻双侧AICA,拟采用稍小直径球囊预扩张,再放置尺寸匹配的自膨支架。
●3.相关风险:穿支事件,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高灌注等。
治疗过程简述
全麻下右股动脉穿刺入路,常规泥鳅导丝携6F导引导管经左椎动脉置于V2中段,造影提示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图7)。
图7
将微导丝Transend(0.″,cm)置于右大脑后动脉P2段,送入Gateway球囊(2.25mm×15mm)扩张(图8)。
图8
撤出球囊,经微导丝送入Rebar-27微导管,经其送入NEUROFORMEZ(3.5mmX20mm)自膨式支架至BA狭窄段释放,造影显示前向血流好,TICI分级3级,残余狭窄约10%(图9)。
图9
观察10分钟无变化后结束治疗(图10)。
图10
术后CT未见出血。
术后颅内动脉CTA:基底动脉支架术后血管通畅(图11)。
图11
讨论
本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变累及双侧AICA,左侧为著,干预治疗穿支风险大。因AICA血管直径细,且从基底动脉发出的解剖角度较大,采用微导丝或微导管保护难以实现。因此我们与既往周记中类似病例一样,采用稍小直径球囊扩张并放置Off-label自膨支架以减少术后穿支卒中风险。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讨论关于本病例的看法~
往期精彩回顾
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