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热土一方情”这大概是作者肖复兴对天坛感情的深刻写照吧!天坛,作为作者成长的见证者,承载着作者的浮云朝露,而作者也作为天坛的印证者,见证着天坛的荣辱复兴。天坛,皇家建筑,原是祭祀场所,是普通老百姓不可触及的圣地,可六百年的时移世易,天坛成了北京人遛弯休憩的场所,更是外来人的旅行目的地。可无论它的功能转变与否,作为中华民族曾遭受苦难与今拼搏奋发的目击者,它像一面方镜,记录寻常百姓的点滴生活,印照新中国的斗转星移。作为北京特有的标志物,不仅是北京人,更是所有华夏子孙的情感象征。可这浓厚的情感太过炽热,一言一语无法切实诉出,于是,作者便用一支笔画尽天坛的四季更替,描尽天坛的一砖一瓦,更是用一支笔记载自身以及老北京人与天坛的息息相关。正如作者在花甲之年重新步入天坛的初衷是因为希望生活得更有意义,能活得更深刻,能给予他新的碰撞,新的感悟,新的画作,新的文字,汲取生活中所有的精华,认识到“活过”这一认知,天坛注予了他源泉,而他让古老的天坛有了新生。而且有时候最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的方式往往最简单。所以,肖老的文字朴实且真诚,他的一字一句全是最切实的感悟,不加任何修饰,直白表达着自己以及北京人对天坛的热爱。同时。肖老的画作也简洁朴素。他的一笔一画都是最真实的写照,不加任何渲染,直接描绘出自己以及北京人对天坛的印象。这样一颗拳拳之心,怎能不令人动容!怎能不令人更向往!怎能不令人更敬叹!更何况还是天坛建成六百年,用六十记来与之相呼应,更彰显出作者对这一方水土的热爱。正像作者最后一篇小记《六百个春天》开头写的那句话:“春天又要到了。”是啊,度过了寒冷的冬天,离春天还远吗?我们寄生于这世间,总归会历经种种磨难,经磨难过后的花儿会更香,天儿会更蓝,风筝会飞得更高更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也会更繁荣昌盛!天坛在新春的新生何尝又不是我们的新生。“苦尽甘来春满园,姹紫嫣红别样情。”像天坛注视着我们那般,我们也凝望着天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