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群强报》发表《开放天坛》的通告:“天坛为历朝祀天之所,建筑闳丽,林木幽茂,实为都会胜迹之冠。外人参观向由外交部给予执照,而本国人士罕有游涉。今者内务部特将天坛内重事修葺,平垫马路,以期引人入胜。订于阳历新年一号,将斋宫、皇穹宇、祈年殿一律开放,任人购票游览。并拍照名胜处所,制成邮片赠送游客。”
祈年殿内的宝座屏风。天坛坛门。祈年殿内的藻井。天坛皇穹宇。摄于年代。年1月1日,这座美丽的皇家殿宇,第一次作为公园向游人开放。北京市民从四九城汇聚到天坛,热情之高可想而知。
天坛公园是继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城南公园(先农坛)之后,第三个面向普通市民开放的皇家园林。
“公园”的概念,清末就已经引入中国。年,清廷派遣端方、戴鸿慈等三十余人出使西方各国考察宪政。一年之后,出使归来的端方、戴鸿慈等人连上三道奏折,一奏军政,二奏教育,第三奏就提到了修建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公园等公共设施。不过,当时清廷已是风雨飘摇,直到清帝退位,开设公园也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
民国肇始,内务总长朱启钤重拾开设公园的计划。年,社稷坛经过修整和清理后,正式开放,得到市民热情追捧。看到公众对公园如此欢迎,内务部计划继续清理整修荒废的皇家园林,将它们一一辟为公园。
天坛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之后不断扩建,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公顷,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各种树木6万多株,环境静谧,气氛肃穆庄严。清末虽然内忧外困,清廷仍然维持着对天坛的管理。
年元旦,为庆祝清帝退位一周年,北洋政府决定将天坛免费开放10天。京城立即掀起了一股“天坛游玩热”。
此后,民国政府对于如何利用天坛,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划。由于天坛场地开阔,年、年,这里举行过两届华北运动会。年底,袁世凯还在天坛举行过祭天仪式。此后,天坛无人管理,日渐荒疏。
年,内务部再次把开放天坛提上日程。内务总长指示礼俗司:“现在祀天典礼业已奉令缓行,天坛地方关系古迹,应赶于阳历新年开放俾人参观。”
内务部查清天坛树木,给所有树木挂牌编号,还测绘了天坛全图。就在此时,张勋率领“辫子军”进入京城,要拥立溥仪复辟。辫子兵屯兵天坛,进行到一半的整修工作不得不中止。不久,冯玉祥等人率领“讨逆军”杀到北京,两股军队在天坛展开激战。这一战,天坛受损严重,许多树木和古迹遭到破坏。
“张勋复辟”的闹剧收场后,内务部立即清理战争残迹,并成立天坛办事处筹备开放事宜。经过半年的筹备,年1月1日,天坛正式开放售票。
刚刚开放时,天坛门票每张售价银元3角,仆从入门证每张银元1角,人力车入门证每张银元1角,12岁以下儿童免费。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正值天坛开放周年,这一古老的皇家坛庙园林已然褪去了皇家色彩,成为游客心目中北京的代言人。
陈莹/文本版图片除署名外选自《西洋镜:燕京胜迹》,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