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19:3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颁奖典礼拉开帷幕,各大奖项也逐一揭晓,华语电影《云霄之上》成为最大赢家,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其中「最佳男主角」这一奖项颁给了该片的全体男演员。
「天坛奖」入围影片《云霄之上》
本届最佳导演奖颁给了《攻城日记》的导演安德烈·扎伊采夫;最佳女演员奖由《坠雪少女》的诺亚·阿比塔夺得;丹麦影片《信誓》获得了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两项大奖;戛纳、柏林双料影帝沙哈布·侯赛尼则凭借《此时此爱》拿下最佳男配角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了最佳音乐奖。唯独最佳视效奖为空缺。
「天坛奖」入围影片《此时此爱》
虽然只有五部影片拿奖,但仍有必要复盘所有入围影片。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面向全球,共有来自19个国家与地区的15部影片入围「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其中国产影片3部,国外影片12部,丹麦国宝级电影大师比利·奥古斯特带来了他的最新作品,不少新锐导演的作品也质量很高。
「天坛奖」入围影片《信誓》
这15部影片的题材风格非常多元化,多以家庭、社会和世界为介质,进而观察留痕于历史和现实的一切。影片可以带有从个人视角出发的氛围感,也可以具备以宏观视角剖析更大命题的果决。
总的来说,本届北影节「天坛奖」的选片思维非常灵活,15部影片就像散落在世界的15双眼睛,意在引领观众望得更深更远,填补认知缺口,看到那些与我们相距甚远的人生,而这恰恰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天坛奖」入围影片《韦素山丘的学校》
正如聚焦战时困境和生命极限的中国影片《云霄之上》和俄罗斯影片《攻城日记》;深入挖掘生命和死亡议题的罗马尼亚影片《不得安息的老妇人》和日本影片《生命的停车场》……
以亲情和家庭关系为主线的中国影片《关于我妈的一切》和芬兰影片《此时此爱》;构筑人性实验场且颇具哲学性的丹麦影片《信誓》,瑞士/德国合拍影片《笼中鸟》以及俄罗斯/爱沙尼亚/英国/意大利合拍影片《会议》。
「天坛奖」入围影片《会议》
此外还有以儿童视角出发的阿根廷影片《韦素山丘的学校》和澳大利亚影片《遥遥月岩行》,这两部影片分别以冷暖滤镜呈现了受病痛折磨的另类童年。
法国/比利时合拍影片《坠雪少女》难得具备了女性视角,讲述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普遍遭遇和自我觉醒。
中文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细腻而动人的人物群像叙事,讲述了在日本打拼的国人抱团取暖的故事。
「天坛奖」入围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印度/法国合拍影片《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以及法国/科特迪瓦/加拿大/塞内加尔合拍影片《国王之夜》展现了非凡的想象力,让观众看到电影这门艺术形式的癫狂和能量。
本届「天坛奖」由巩俐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会成员还包括演员陈坤、导演陈正道、导演雷尼·哈林、导演娜丁·拉巴基、导演乌尔善、演员张颂文。
评委会主席巩俐及评委会部分成员
演员张颂文认为一部好影片应该具备技术性、故事性和哲学性,而乌尔善导演则看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电影语言的原创性和成熟程度。
不过也可以把自己放回观众席,全情沉浸在光影之中。
现场连线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
此般「回归」正如娜丁·拉巴基导演所说:「在角色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并以最真实的反应去解读他们的行为和语言。」
纵使各位评委会成员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真正的电影人,也是会为电影付出更多的那群人,他们早就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对电影的理解。
评委会主席巩俐及颁奖嘉宾姜文
相较于往届,今年北影节完成了一次极有必要的全新升级,即设立了「天坛奖」入围影片媒体场刊。
评委会、媒体和观众理应是互相补足的黄金三角,毕竟来自不同的经验背景,对电影和电影市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
他们既可能对某部影片有高度一致的评价,也可能生发许多分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电影节需要专业的「媒体场刊」提供开放而深入的解读,媒体也需要官方提供的发声渠道,这是互相勉力的过程。
「天坛奖」入围影片《国王之夜》
此外,不同于观众的直觉型观影,影评人会更注重批判,基于扎实的电影史体系和对当下电影艺术最新趋势的捕捉,以艺术性和完成度为坐标轴,去「不那么享受」地看一部电影。
而媒体人则有能力把握电影与文化及社会的关联程度,一部诞生于当下的影片是不能与时代脱节的,通过借助并综合更广泛的信息,媒体人可以判定一部影片是否足够「勇敢」或具备洞察力。
「天坛奖」入围影片《信誓》
「天坛奖」最终获奖结果是足够权威的,但这显然不是将影片分为三六九等的唯一方式。既然电影节存在的意义是以电影为媒介去建立人与人的联结,即「表达与聆听」,那么媒体注定参与其中。
本次「天坛奖」入围影片媒体场刊汇集了包括中国电影报道、中国电影报、北京日报·艺绽、新京报、凤凰网娱乐、看电影、视相Variety、环球银幕、独立鱼、陀螺电影、幕味儿、吐槽电影院、不散在内的13家媒体,他们带着各自的独立视角为15部入围影片打出了评分。
入围影片《信誓》「天坛奖」入围影片媒体场刊
若以平均分为评判标准,影片基本徘徊在三个档位:
「三星档」为主体,有10部影片,分别是《不得安息的老妇人》《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遥遥月岩行》《坠雪少女》《韦素山丘的学校》《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关于我妈的一切》《国王之夜》《云霄之上》《生命的停车场》。
「天坛奖」入围影片《生命的停车场》
「三星半档」只有四部,是各家媒体达成共识的佳作,分别是《会议》《此时此爱》《笼中鸟》和《信誓》。
「两星半档」只有一部《攻城日记》,是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媒体场刊的垫底之作。
这部影片是媒体与评委会的意见分歧所在,《攻城日记》最终拿下了最佳导演这个不小的奖项,说明评委会认可了导演安德烈·扎伊采夫的艺术呈现。
「天坛奖」入围影片《攻城日记》
但对于大部分影评人,这部影片并没有很好地将文本转化为视听语言,过多的旁白恰恰掩盖了影像表达上的薄弱。对于普通观众,他们比较看重影片题材带来的震撼。
在「三星半档」,媒体与观众达成了高度一致,四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均高于7分,其中最高为《此时此爱》的8.4分,的确是本届「天坛奖」最大的黑马,年度必看的口碑之作。
「天坛奖」入围影片《笼中鸟》
不过也有遗憾,虽然《此时此爱》与《信誓》都斩获了奖项,《会议》和《笼中鸟》却颗粒无收,这两部影片最大的共同点是题材略微沉重,具备深刻的哲学探讨,甚至有着一定的门槛,不知这是否是它们被评委会放弃的原因,事实上,《会议》完全具备拿下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编剧奖的实力。
在「三星档」里,拿下最佳女演员的《坠雪少女》实至名归,这是一部非常细腻的影片,需要女演员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
「天坛奖」入围影片《坠雪少女》
这次斩获最多奖项的《云霄之上》显然得到了极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