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五供器一般都是圆体的,即陶瓷界所谓的琢器。方形器制作难度比圆形器大得多,所以在陶瓷界有“一方顶十圆“之说。
乾隆青花山水纹五供器五供器由五个单独的器皿组成。分别是一对花觚(瓶)、一对烛台和一只香炉。香炉居中,花觚和烛台摆放两侧,成中心对称陈列。
五供也称为五献,用于祭祀或供奉。五供常见有石质、铜质和瓷质,还有琉璃质、漆质等,制作种类繁多。
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五供[清·乾隆]白地矾红彩五供器由其作用决定,我们可以在坛庙建筑、宗祠、寺庙、道观等处可以看到。比如说天坛、太庙、大雄宝殿等。
五供器的发展演变及瓷质五供的出现
中国的祭祀礼仪由来已久,五供原为五祭,汉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并非佛龛或灵台前的供奉。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南北朝时期,才开始用以供奉佛,考古资料表明,当时主要是以石窟、石刻与彩绘的形式出现。
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的发现,证明了瓷器开始以供器的角色出现。
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北宋地宫和定州净众院北宋地宫的发掘中,出土了许多瓷器,这些瓷器也是作为供器埋入地宫的。
从这些地宫中出土的瓷器看,唐宋时期的瓷供器主要是碗、盘、瓶等器皿,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可能只是在盘子里摆放些水果,瓶里插些鲜花这个样子。
元“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到了元代,出现了香炉和花瓶的搭配组合,后来,由花瓶、香炉、烛台三种器皿组成的供器,称为“三足具”,是佛教供器中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最晚到明代,出现了由一对花觚(瓶)、一对烛台和一只香炉组成的瓷质五供。由宗教信徒购买,用以施舍供养于寺庙或道观,寄希望通过施舍供器的方式以得到家宅平安。
比如元青花至正云龙纹象耳瓶就有学者认为是供器,因为从文字里写可以推测出器物本身是信士施舍供养于寺庙的,只是配套的其它供器找不到了。
清乾隆六年青花缠枝莲纹供瓶据瓶上铭文,此器应曾供奉于朝阳门外东岳大帝案前
根据记载,乾隆五年十月至六年五月,前后八个月的时间内,他就命唐英烧造过至少五套大型带款供器,以供奉于北京东直门、东坝、朝阳门等庙宇。瓷质五供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比较流行,尤其是乾隆时期。乾隆时期的五供器釉色以青花、粉彩、红彩、胭脂彩等装饰为主,纹饰常绘画云龙和缠枝莲花托八宝图案。
[清·乾隆]各色地彩五供香炉[清·乾隆]各色地彩五供烛扦清嘉庆粉红地粉彩八吉祥缠枝莲纹花觚江西省博物馆藏有一套清乾隆时期的青花五供器,造型之雄伟,纹饰之精美,是罕见的方形器。
香炉为折沿长方盆形口,长方颈,下部分为四面微拱的方形腹,平底,4条三角形足,左右肩腹部各留一方孔用以抓提,整个下部分的4条转折线呈优美的弧线。
因形体硕大,为防烧塌变形,腹部内有10条瓷块支撑。香炉除口沿和折肩处饰回纹和锦纹外,余部均绘山水纹。腹部正面整刻“信士罗崇德堂乾隆五十年菊月立”等款,前面题字被人为琢掉。
花觚为方体,撇口,平折沿,长颈,颈部有一凸棱,方形腹,肩部有三层台阶状,腹内有4块瓷条支撑,胫部上收下放,也起一凸棱,方形台座式底足。口沿绘回纹和锦纹,颈上部分绘山水纹,下部分四面分别绘梅、菊、牡丹、莲纹,腹部四面各绘八仙一人(每件各四位)。与颈上下部分对应,腔上部四面分别绘梅、菊、牡丹、莲纹,胫下部绘山水纹,底座上饰回纹和变形莲瓣纹。
烛台上部为平折沿方斗形烛盘,烛盘内有一小圆孔形烛插,烛盘下接方塔形长颈,颈部有3道凸棱。烛台下部分为托盘和底座,托盘为平折沿方斗形,托盘内正中心有一上小下大的方柱,烛台的上部分刚好套在其上而不会倾倒。
座为束颈,溜肩,弧方腹,台座式方底足。烛盘口沿饰回纹和锦纹,四壁绘山水纹,颈部纹饰分为3组,上下均为山水纹,中间四面分别绘梅、菊、牡丹、莲纹,托盘口沿饰回纹和锦纹,四壁绘山水纹,腹部饰山水纹,底座上饰变形莲瓣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