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能够在北京生活、工作,我感到非常幸运。我见证了北京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步伐。当然,作为六朝古都,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周边还遍布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这为我提供了画不尽的素材。作者:张仁芝《天坛祈年殿》张仁芝天坛公园是我经常游赏的地方,也是我带家人春游、秋游的最理想的场所。尤其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几乎年年都会去。公园里的很多古建筑,包括祈年殿,我都进行过写生,也创作过相关题材的作品。众所周知,天坛是北京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组建筑群,祈年殿更是这组建筑群中的“点睛之笔”,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举行祭天大典的神圣场所。天坛的古建筑布局非常合理,由此形成了开阔的视野;大面积的苍松翠柏与古建筑相映衬,空阔而大气,从大老远就能看见祈年殿的身影。祈年殿立于一圈三层白色大理石栏杆之上,蓝紫色的琉璃瓦、暗红的门窗和廊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祈年殿在建筑造型上的独特性与之透露出的古雅大气之美,使其成为中国建筑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和典范,也是中国旅游的标志性图案。年是天坛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也是天坛申遗成功二十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和王同仁、马振声、朱理存、李小可、宋滌、臧伯良、孙佩杰应邀在天坛公园北神厨举办了一个画展(展期自11月17日至12月20日),其中有我创作的一幅天坛题材的作品:几棵老柏树掩映着天坛祈年殿那高大的圆形建筑,几个游人正要通过围墙小门进到祈年殿跟前去看看。那苍劲的老柏树树干,正是祈年殿历经沧桑岁月洗礼的生动见证。大型圆形建筑在我国古建筑中并不多见,而祈年殿作为圆形建筑设计得极为成功,外观雄伟壮丽,色调自然和谐,虽然六百年过去,但在今天看来仍是充满生机。如今,天坛公园每天都会迎接无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每一个到过天坛的人也都能感受到它的历久弥新与万古长青,而这,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永葆青春。(原标题:相约天坛画百年)来源:北京晚报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