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她是诗人,是画家,是教授,是建筑师,是胡适眼中的“一代才女”,是沈从文眼中“绝顶聪明的小姐”,是众人眼中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
她,就是一代才女林徽因。
为何林徽因如此优秀,如此让人难以忘怀?
李沁《遇见天坛》再现林徽因,旗袍时尚与精神同在,有情怀的人看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
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我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写的诗为什么会这么好意境,情怀高格,百读不厌,真不知道是作者的情谊高,还是她的文笔高,应该是二者皆高吧。
也许作为一个男人,很想成为诗里的那个他吧?她林徽因,不是一个建筑师吗?而我,只想把她作为秀外慧中的诗人,放到文人的领域里,也许这样,我们的更能够触碰到民国那个时代里的个人以及家国情怀吧。
对她的认知,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些破碎和残缺的影像,而我觉得,这已足够。她的才情,她身穿旗袍的秀丽给我留下了对那个年代许多关于爱情和时尚的想象。
而最近看到的两件有关旗袍的事件,让我禁不住提起笔想写下点什么,是关于时尚,关于对旗袍的喜欢,可一定又不仅仅关乎时尚。
一是李沁与许魏洲参加的《遇见天坛》中的剧照,个人认为,李沁的旗袍剧照,高度还原了林徽因,我真的不太清楚,是我愿意把林徽因当成李沁,还是更愿意把李沁当成林徽因,这二者有区别吗?我想一定是有的,但恍惚间好像又没有。
还有一个新闻是,小龙女刘亦菲参加台湾《ILOOK》杂志的旗袍照。让我有恍惚了,究竟是人好看,还是我们的旗袍好看,对的,两者皆好看。
我真的只是觉得很美很美,寻思着在脑海里翻腾看看能不能再找点别的人的一些旗袍剧照出来对比欣赏一番。脑抽筋半天,结果想到了电影《金陵十三钗》。
一部关于旗袍、关于女人、关于爱国的影片。我记得,当时我是去电影院看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团可以折扣,花了八十元人民币,说实话,我很震撼,震撼于红尘万丈中的巾帼英雄,震撼于旗袍穿在他们身上,是那么的漂亮与张扬,那是美妆,更是战袍。
作为一名时尚领域的创作者,分享了上述三种不同意境的旗袍照片,也算是尽了我的一些本职。只想问一句,你们觉得好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现在觉得多数的时尚圈女士更热衷于花大价钱购买国内的奢侈品呢?哦,对,是市场的原因吗?可是,作为一个多年的行业人士我不禁想扪心自问,市场不是人做出来的吗?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又何尝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呢?我们可以有一个关于旗袍的奢侈品牌吗?
我更多的认为,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宣扬,再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够,消费和认知意识是需要培养的,这种意识培养和引导起来了,市场就是无穷大的,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总是在奢侈的抛弃中去拾起,那些看起来比我们价值更大的芝麻。
说了这么多,讲点专业的吧,讲讲旗袍的历史和起源。大家可以去网上收罗,会有很多大家的观点。有的说起源于古代西周,有的说唐宋,就是不愿意很肯定的说,是来源于满人的旗人之袍,但我想大胆说的说一句,旗袍,就是满人之袍,满人又怎么样呢,我们泱泱华夏,早已经是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
只是因为从民国时候的开化开始,逐渐受外来思想和审美的影响,慢慢的演化成了中西合璧,而今日之旗袍,又吸收了当代国人的审美和时尚设计理念,使之更适穿于当下的需要。难道,若干年后,因为今天的演变,我们要把今日之旗袍叫成汉袍,这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提三点建议给大家:
1、爱旗袍就去大胆的穿,我从男人的角度告诉大家,显身材,有情怀,优雅,大方,是一种复古与现代相结合的时尚,获取美的同时,也宣扬了家国文化。
2、劝那些旗袍设计者,不要把旗袍设计成情趣类服装了,我们有N中方法可以实现需要性感的需求,何必拿旗袍开涮?旗袍的开叉、襟口、长短是有要求和精神内涵的。
3、怎样穿搭本篇不赘述,讲讲选什么面料的吧,给大家两个选择建议,要么选真丝重绉面料,要么选择混纺或化纤品,效果挺括平滑、绚丽悦目,人造丝面料旗袍易产生静电,影响衣服的贴合性,慎选。
林徽因,一个集才华与美貌与一身的女子,人人都爱她美貌如花,我却爱她品性如菊。她始终知道,别丢掉,那些重要的东西。
正如她在那首《别丢掉》诗歌的后半段: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才情,是林徽因的灵魂;自信,是林徽因的本质。
自信的林徽因,是迷人的,是发光的,是照亮周围人的。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闪耀着光芒的诗句;
林徽因的诗句,如同晨曦中夺目的晶莹。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林徽因文集》(全三册)。
这套文集一共三册,包括《爱上一座城》《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爱上一座城》是林徽因的建筑学专著,她用清新优美的文字介绍中国建筑,别具风韵,雕梁画柱间,让人如入画境。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诗歌、散文集,她的诗歌曼妙多姿,她的散文情意悠长。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是林徽因的小说、戏剧、书信集,她的小说、戏剧作品,文字细腻,感情真挚。她的书信,充满知性的妙语,再现了一个至情至性的林徽因。
读林徽因的诗文,仿佛置身她的沙龙,倾听她的诉说,那优美灵澈的文字,透露出优雅高贵的气质,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有网友在读到这套书时评价说:“一直都很喜欢林徽因,那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活得明白,通透,待人待物又至情至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套书是精装版,印刷精美,装帧雅致,配得上林徽因这个风华绝代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