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图片 >> 正文 >> 正文

北京11家市属公园展出老物件儿,已有

来源:天坛 时间:2023/1/3

来自颐和园、天坛、北海、香山等11家市属公园的件文物首次集结亮相的《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目前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进行展览。据统计,从5月18日开展至6月2日,已有近6万名参观者慕名前来欣赏公园里的这些“老物件儿”。

此次文物展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北京市属公园中丰富的馆藏文物和历史资料,展览策划组在11家市属公园提供的5.5万余件藏品中,最终挑选出了件文物及50余件(套)资料品,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书画、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9件,很多展品都属“文物重器”,更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穿越古典名园的春夏秋冬,探寻市属公园的前世今生。展览将持续到10月7日。

策展·背后

文物展策划组负责人、颐和园副园长秦雷

将这么多精品文物集中展示还是第一次

“这个展览的名字之所以叫《园说》,就是落实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让我们北京的古典园林和其中的珍贵文物能够‘活起来’,讲述北京园林的故事。”文物展策划组负责人、颐和园副园长秦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北京的历史名园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多元的功能,是北京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国时期,公园首次对民众开放,社团活动兴盛。外寇入侵前夜,公园文物也汇聚到“国宝大迁移”的时代洪流中,谱写了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

“历经沧桑和岁月的洗礼,古老的北京园林在北京都城建制与文化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秦雷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祖国的强盛,流失海外的园藏文物逐步归还,园林领域科技成就硕果累累,对园林的保护建设工作蒸蒸日上,如今的中国园林更是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旅游名片、传统文化研传场所的多样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众,成为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虽然此前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等公园都各自进行过文物展览,但这次能够将这么多的精品文物以及历史资料展品集合起来进行展示还是市属公园史上的第一次,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园林历史文化,见证京城历史名园不同时期的风貌,让人们能够在观展的过程中,领悟古典园林对于城市变迁和社会文化发展产生的不可替代的记忆与影响。”

观展·解码

铜鎏金编钟

流失百年复得一组16枚仅存一枚

在展览的第四单元《百年公园旧貌新颜》部分,有一枚来自天坛的明代铜鎏金编钟,因为身世坎坷而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