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作为明清帝王祭天的专用场所,其名称经历了不断的历史演变。现在的天坛是指天坛公园的管辖范围,主要包括圜丘坛、祈谷坛等建筑。然而在明朝,天坛最初仅指圜丘,随着后来祭天建筑不断改制扩建,其范围才逐渐扩展开来,用来指称整个祭坛。
早在明朝定都南京之时,明太祖朱元璋即在南京钟山之阳建圜丘,用来举行祭祀天地之大典,后太祖建圜丘大祀殿,为天地坛的主体建筑。明永乐十八年(),朱元璋之子朱棣迁都北京,仿照南京天地坛的规制,重建了北京天地坛,并建大祀殿。后嘉靖皇帝推崇四郊分祀,即将天、地、日、月分开来祭祀,于是颁诏在大祀殿之南建圜丘以祭天。嘉靖九年()谕旨:“南郊之东坛名天坛。”从而确定了圜丘之名为天坛。
清代圜丘郊祀图
天坛作为明清时期封建帝王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其建筑布局中蕴含着丰富的天地和谐的寓意,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天体的认识,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观。天坛由内、外两道坛墙组成,明永乐时期天坛初建时称天地坛,用于天地合祀,两重坛墙均被修成北圆南方的形式,象征天圆地方。这种坛墙形式为其他建筑所没有,被称为“天地墙”。
天坛鸟瞰图
天坛的主要祭祀建筑沿中轴线南北分布。这条中轴线其实并不居中,而是处于偏东的位置。明清举行祭祀大典时,皇帝要从天坛西部的祈谷坛进入,这种中轴线偏东的格局使人步入祭坛后到达中轴线的距离拉长,有效地延伸了空间,营造出祭坛幽远深邃的氛围和意境,使参祭人员的虔敬之情油然而生。
天坛建筑高度自南向北呈逐渐增高的态势。圜丘通高5.17米,皇穹宇通高19.20米,祈年殿通高38米,几组主体建筑由南至北渐次升高。由南向北眺望,祈年殿仿佛在天的尽头,行走在轴线上,有一种逐渐步入天境的感觉。中轴线南北分别是圜丘坛和祈谷坛,这也是天坛的两大主要建筑群。连接二者的是长米、宽29米的丹陛桥,丹陛桥使得天坛虚而无形的中轴线变成了一个实而有形的存在,这种巧妙的建筑构思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绝无仅有。且丹陛桥南低北高,也营造了由南向北逐步升高的意境。这种意境与天坛祭天的氛围非常协调,表现出“天”的神秘圣洁和悠远无垠。
天坛圜丘坛和祈谷坛两组建筑的形制和高度也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南部的圜丘坛初建于明嘉靖九年,由三层台组成,主要用以每年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台面直径自上而下分别达5丈9尺、10丈5尺、22丈。清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认为圜丘坛台面过于狭窄,搭设幄次、陈放祭器、上下行礼时均有所不便,应该加宽,于是下令以“九五之数”对圜丘坛台面进行拓宽。改建后的圜丘坛台面直径分别变更为9丈、15丈、21丈,台面的拓宽,使台势平缓宽敞,使用方便,越发营造出“圜丘祀天,宜即高敞,以展对越之敬”的空间效果,天人相通的意境也由此而生。
北部的祈谷坛主体建筑为祈年殿,主要用以每年正月上辛日举行祈谷大典,其高度达38米,为三层台、三重檐的圆形殿宇。三层台增加了殿宇的总体高度,也使高耸的建筑与平缓的基座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确保了稳固性。祈年殿整体呈现圆的造型,圆形的台、圆形的殿,处处表现出和谐之美。有形的建筑衬托在无形的天体之间,建筑与天相融合,制造出天人合一、与天相融的境界,空间效果非常壮观。
天坛作为郊坛祭祀建筑,“郊”的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天坛面积达公顷,祭祀建筑仅占十分之一,《日下旧闻考》中记载“坛之后树以松柏”,天坛现存古柏余株,尤其是在圜丘坛、祈谷坛两侧种植了大面积的常绿树木,其他附属建筑则隐蔽其中。大面积的绿色空间环绕着圜丘、祈年殿,突出了郊坛祭祀有“丘”且洁的效果,营造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郊野意境。
天坛古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