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的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
天坛圜丘坛又称祭天坛,明朝永乐皇帝(-)到北京后遇到了连年干旱。有一天,他梦见闪电中有人说“娘娘求雨,方可降雨”,便让娘娘到现在圜丘的地方求雨。三天后,已熬不住的娘娘看到皇帝走来,潸然泪下。大雨随之而来。从那以后,这里建一个祭坛,每年都来祭天。
圜丘坛位于北京市天坛公园内。建于明嘉靖九年(年),清乾隆十四年(年)重修。祭坛分三层,最大直径约54.9米,总高约5.2米。是明清两代皇帝在冬至祭天的地方。圆丘坛的设计从建筑人物、建筑功能、建筑造型等方面巧妙地融合了古代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智慧的典范。
圜丘坛的主要建筑有圜丘、御殿和辅殿、神厨、三库和宰亭。辅助建筑包括晾衣台和灯。在明代,元秋是一个三层蓝釉圆形祭坛。清乾隆十四年(公元年)扩建,蓝釉台改为蓝宝石台,有汉白玉立柱和圆柱。每年皇帝祭天的时候,都会从西牌楼下轿,然后进赵恒门,进赵恒门到圜丘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