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
无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类
长耳鸮因其较长的耳簇,加上白天多站在树上休息的习性,因此有“长耳木兔”的俗称。
动物分类:
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长耳鸮属
英文名称:
Long-earedOwl
学名:
Asiootus
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国内除了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均广泛分布,长江以南地区较为少见
物种小科普:
长耳鸮是中等体型的鸮,体长35-40cm,雄性较雌性略小。它的耳簇较长,脸盘明显且较大,虹膜为橙黄色。在我国,长耳鸮繁殖于东北、华北北部及新疆,越冬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时长耳鸮喜集群,东北及华北地区常可见数十只长耳鸮在城市公园或林地的树上集群休息,有时甚至可达上百只。虽然目前长耳鸮在全球总数量仍然较为庞大,不过人类活动已使它们的数量处于下降中。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坛公园和南海子公园都曾是长耳鸮重要的越冬地,前者由于人为活动以及城市灭鼠等原因长耳鸮已消失不见,后者也因一些拍鸟人的过度干扰导致长耳鸮东躲西藏。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量在万-万之间,近年来仍处于下降中,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将其定为无危物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