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云门玉立,世事沧桑,祈丰亨豫大事事安康

来源:天坛 时间:2023/2/1

“风吹送千年的謦声响,光洒满在艾叶青台上,三生三世天坛有故事要讲”在北京只有故宫这一古代建筑群吗?可能是因为故宫的光芒太耀眼,让许多人看不到和故宫有着同样年纪和历史文化的天坛。最近一部综艺节目《遇见天坛》让更多人了解了天坛,这个天坛年来首度开放录制综艺,该节目旨在用更年轻的态度看待天坛,沉浸式地展现中华文明。

“三孟祈愿为万物生长,祀帝圜丘意天圆地方,祭天祈谷南北隔两重垣墙”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整个天坛的构造与意义,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年),占地约万平方米。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在古代,君王是天之骄子,所谓天之骄子就是上天命定的,人们坚信这神的存在,为寻求神灵庇护,感恩上苍滋润、哺育万物。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圜丘坛,位于天坛,是举行冬至祭天的场所。呈圆形,有三层,每层四面都有九级的台阶。圜丘台面石板的数目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这样依次加倍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着“天”数。很难想象,就这个看似简单,现在游客们可以随意行走的建筑,在几百年前,举行着皇家最重要的仪式的场所,有着严格的要求与管理。这可能就是历史建筑可以带给我们的奇妙之一吧。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原来天坛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因为在几乎所有天坛的图片中都只有一个美轮美奂的建筑,那就是祈年殿,这个一个圆形的三层大殿,人们在图片上见祈年殿,鎏金宝顶,蓝瓦红柱,这可不是他的全部,作为天坛的标志性建筑,他的绝美远远不止于此,他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象征着一年12个月,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象征着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此外,祈年殿还充分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华丽,庄重,富贵,这几个字的理解,天花额枋上遍布了龙凤和玺彩画,飞金走彩,庄重典雅。大殿内部布满了幅龙凤和玺彩画,所有的金龙金凤金色花纹都是用金箔制,是皇家御用等级最高的彩画。圆形木结构的大殿象征天圆,三层重檐覆天青色琉璃瓦,象征着蓝层层向上的攒尖顶,在所有老师建筑中都十分罕见。更为罕见的是整个大殿没用一砖一瓦,木与木之间卯榫交叉,斗拱支架,堪称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个祈年殿朱柱白栏,在万千苍郁古柏的包裹之下,真的是:“白玉高坛紫翠重,不是天宫似天宫。”

在天坛公园不但有充满古代人民智慧的建筑,还有蕴含着他们美好期盼的树林。天坛公园现有各种树木六万余株,其中古树余株,树龄三百年以上的一级古柏余株。春天,万物复苏,所有的历尽百年历史的老树好像都重获新生,抽出绿芽,在微风细雨中沙沙作响;夏天,经过岁月的沉淀,更能绽放出树木们的力量,热烈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落下,好像一场跨越百年的梦;秋天是他最美的时候,满地是厚厚的金色的落叶,走在路上,地上的落叶吱吱作响,好像在唱歌;在冬天,人们也不会可惜,这里有常绿的柏树,在万物凋零的季节,依旧有生机勃勃的绿色。整个天坛就像是中华民族,有旺盛不断的生命力。

“我正走在徐徐的秋风里柏树旁,享现世安稳流淌”,“很想在烟雨里诉衷肠天心石闻天语梦悠长”在几百年前的天坛,皇家举行祭天大典,向上苍祈福,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几百年后今天,天坛已经失去原来的作用,但不变的是依然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着我们的世界。祭天的习俗没了,但充满在天坛为百姓,天下所创建的巧思永远不会被历史抹去痕迹。“古往今来里天下最大事—世世百姓都安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