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基金
作者:机器君
金融界基金10月11日讯建信高端医疗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建信高端医疗股票,代码)公布最新净值,上涨3.79%。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元,累计净值为1.元。
建信高端医疗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07-18,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80.00%+*20.00%”。 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6.25%,今年以来收益43.02%,近一月收益6.06%,近一年收益35.39%,近三年收益。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
金融界基金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6.56%,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0.53%,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基金经理为潘龙玲,自年07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2.01%。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持仓比例8.93%)、凯莱英(持仓比例6.89%)、天坛生物(持仓比例6.58%)、片仔癀(持仓比例6.45%)、泰格医药(持仓比例6.35%)、爱尔眼科(持仓比例6.17%)、迈瑞医疗(持仓比例5.57%)、山东药玻(持仓比例4.97%)、华东医药(持仓比例4.51%)、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31%),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60.73%,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最新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持仓比例8.62%)、浙江龙盛(持仓比例7.03%)、长春高新(持仓比例6.57%)、泰格医药(持仓比例6.12%)、康弘药业(持仓比例4.27%)、万东医疗(持仓比例4.02%)、凯莱英(持仓比例3.99%)、昭衍新药(持仓比例3.72%)、天宇股份(持仓比例3.69%)、欧派家居(持仓比例3.65%),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51.68%,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上涨。上证综指上涨19.45%,沪深指数上涨27.07%,创业板综指上涨20.87%。上证医药上涨13.8%。上半年宏观经济平稳:一季度GDP增速稳在6.4%,略超市场预期,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4、5月工业生产持续减速。分项来看,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速快速下行至3%以下,基建的支撑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相对保持强劲,但基建和房地产的投资增速数据在二季度均出现下滑。消费有一定韧性,占比约30%左右的汽车回升明显,同时地产相关、服装鞋帽、化妆品和珠宝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出口方面,受贸易摩擦影响,上半年出口月度波动较大,已经加征关税的商品对出口产业链已经产生冲击。另外,对未来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也会在短期导致厂商生产、投资意愿的下降。医药行业方面: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医保局政策频出,前期的招标政策落地也较快。3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积极推动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药品保障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6月4日,财政部发布了开展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此次检查工作的目的在于“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共同随机抽取了77户医药企业检查名单。6月5日,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公布了30个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操作回顾:年初判断今年宏观经济承受压力,医药板块具有防御属性,同时年医药制造业数据稳步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大多符合预期,所以积极布局创新药、中药消费品、医疗服务三大方向。1季度,流动性宽松,市场迎来一波反弹。市场延续18年的结构分化,医药的消费属性使其涨幅排名靠前。3月20日上海4+7带量采购正式执行,采购价格降幅超市场预期,带来市场对后续推行过程中药价非常悲观,4、5月份医药指数大幅回调,该基金维持低仓位,布局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消费品等不受招标降价影响的标的。6月份在中报前瞻中,部分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超预期,政策环境相对宽松,引领指数反弹。作为行业基金,本基金采取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重点配置企业盈利增长较快、受产业政策利好的个股,长期操作上通过分散配置、估值合理的标的,回避风险、力争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本报告期本基金净值增长率21.09%,波动率1.5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4.15%,波动率1.3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一方面是经济向下压力仍处于兑现和传导过程中,另一方面国内需求修复的信号在逐渐的积累。国外需求上,是全球性需求收缩和中美贸易环境恶化对中国外需造成压制,以及去年抢出口造成出口高基数,使得净出口可能转入GDP增长的拖累因素。国内需求上,投资端的压力集中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速度将在下半年加快,制造业投资也在PPI压制利润的环境中难以出现大幅度的修复。政策端的形态将逐渐清晰。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相对应的,是宏观政策将在下半年再度发挥托底经济的主要功能。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政策层面已经注意到逐渐“加大”的下行压力,稳增长是下半年政策的首要目标,政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