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来祭天的建筑群,入选北京八大5A景区,是去北京旅游必去的地点之一。天坛北半部分是祈谷坛,用于祈求上天为人间带来五谷丰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南面是圜丘坛,用于祭天,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等。
从东门进入,走入的是北半部分。最先遇到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我们一说起天坛,脑中最先浮现的应该就是这座建筑了。祭天之地,很能够显出古代对于天地的认知。古代认为天圆地方。大殿设计为圆形,瓦为蓝色,都象征天。祈年殿北部还有一座皇乾殿,那里有一个古稀门,是乾隆帝七十岁时所辟。为的是减少祭祀时皇帝步行距离,并规定子孙寿达七十方可出入此门。但乾隆之后,清帝未曾有高寿者,再也没有用到此门。祈年殿东侧是七十二长廊,有很多游客在此流连和休憩。
七十二连廊东南部有一处区域,树木茂盛,草坪上绿草茵茵,景色十分秀美。草地中放置八块大石,石上刻有山形纹路。其中七块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置,名为七星石,寓意泰山七峰;清乾隆年间增设一块,寓意江山一统,华夏一家。
在七星石与祈年殿间的区域内,有一棵古树名叫柏抱槐,十分有名。此处古树雄浑沉郁,林间杂花覆盖,甚是美观。还能看到很多鸟儿,时而在地上,时而盘旋于林间,时而又落到树上,非常有趣。
祈年殿往南,是祈年门。出了祈年门,就是长米,宽30米的丹陛桥。此桥北高南低,适合从南往北走,步步登高给人一种威武雄壮之感。两侧视野开阔,非常大气磅礴。两侧还设置有燔柴炉,燎炉。
顺着丹陛桥一直往南,穿过成贞门,就看到了皇穹宇。著名的三音石就在该殿殿前甬路之上。在皇穹宇的西北处有一棵九龙柏,树龄已近年,它苍劲挺拔、虬曲盘绕的树干非常奇特。
皇穹宇外圈的围墙就是回音壁。这是一处现在感觉非常浪漫神奇的所在,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驻足。
再往南,就到了圜丘。层层叠叠的汉白玉栏杆十分具有美感。其台阶、所铺石板数字皆是九及其倍数,一方面九是极阳之数,吉祥,另一方面象征皇天上帝的九重天。天坛,不光自己的名声远播万里,里面的各个建筑、景致也非常有名气,吸引全世界各国游客前来参观。五一如果去北京,你会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