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始建于年,到今天已经六百多年了。它曾经是祭天的场所,如今成为了许多人旅行的目的地,更是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在天坛建成年之际,作家肖复兴创作了其全新散文集《天坛六十记》,用自己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贴近在天坛公园中来来往往的人们,写下祈年殿、双环亭的美,也写下了此处北京生活的剪影。近日,该书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肖复兴向来推崇明人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和清人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尽管写作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年出版《北京人》以来,《蓝调城南》《我们的老院》等代表作让他成为宣南乃至整个北京书写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家,但他无意加入当下的“城市传记热”中,他认为城市传记所隶属的“方志”类型不同于自己的写法,“我书写北京,其实只是一个城南视角,是一个行走的视角,是一个与城南生命与情感所凝结成的时间视角。”新书《天坛六十记》精选并配上了31幅肖复兴自己手绘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呈现始自十四五年前出版的《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年5月)和《蓝调城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9月)里那些北大荒和北京街巷的速写尝试——年的一场车祸,让肖复兴像有类似“因祸得福”经历的日本导演北野武一样认真学起了绘画,他自学建筑和风景画的入门导师是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EgonSchiele,—)。参观美术馆,是多年来肖复兴在世界各地旅行特别是年到年去美国探亲期间最热衷的行程,这是读者们过去熟悉的那个喜好古典音乐之外的另一个肖复兴。肖复兴正在天坛写生谈及新书创作灵感,肖复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直觉得作家所写的东西其实都带有自传的性质;作家所生活过的地方,便不仅可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背景,更可以成为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够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他们生活过的地方的图景,比如雨果的巴黎,乔伊斯的都柏林,德莱塞和索尔·贝娄的芝加哥,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还有我们的老舍的北京。不过,他们所书写的都是一座大城市,我更看重福克纳所说的像一枚邮票那样的小地方,比如奥兹的特里宜兰,陈忠实的白鹿原那样的小镇或小村。这样的地方,小,更集中,更容易滴水见得阳光,更能水滴石穿。”因此,《天坛六十记》就是这样一本隶属于肖复兴写作尝试和实践的书。他“从小就进出天坛”,地利之便是他和天坛结下神奇缘分的一个基础性要素;适合写生,也是他偏爱天坛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住的离天坛也不算远,坐一趟公交车就能到,很是方便。“这三点是我常去天坛的原因,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年是明成祖迁都建立北京城周年,也是天坛建立周年的纪念。但肖复兴却说,新书并非是对天坛年历史的回顾展,如果也算是纪念的话,是一种另类的纪念。——因为在这样的纪念中,天坛只是背景,并不是主角,来天坛的这些普通百姓才是主角。归根结底,肖复兴书写的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璐(燕舞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