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产物,和西方的石式建筑不同。华夏先民赖以避风遮雨的居所发端于木结构,继而有了柱、梁、椽和瓦,瓦当就是筒瓦顶端下垂的瓦头,用做保护屋顶飞檐的木制椽头不受风雨侵蚀。瓦当和筒瓦是一体的,却是分开制作,瓦当用专门的陶范翻制,脱范后再与筒瓦粘合在一起,入窑烧制完成。
中国传统建筑房檐构件示意图
晚清河北北部民居虎头瓦当陶范
瓦当的名称来自于汉代,有一些文字瓦头自称为当,如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八风寿存当”瓦当。当字有不同的解读,引经据典,不一而足。不过,我看都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其实,我认为所谓“当”就是独当一面,比方“泰山石敢当”。南方人就不称瓦头为瓦当,人家叫勾头,直白明了。
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八风寿存当”瓦当(西安博物馆)
考古揭示西周时期的建筑已经使用瓦,随着先民美术意识的日渐浓烈,精神追求也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瓦当自然没有被艺术家们忽略,一方面通过将素面美化以达到视觉的舒适愉悦,一方面籍于表达内心的情趣和期许,小小瓦当承载着人们数千年的心路历程,因此,瓦当艺术自成独立的文化一脉。
北京皇家园林及敕建寺庙龙纹瓦当(作者摄)
明故宫龙纹瓦当(博物馆图)
清故宫龙纹瓦当(作者摄)
北京天坛龙纹瓦当(作者摄)
北京明十三陵龙纹瓦当(作者摄)
山西河北民居虎头纹瓦当(作者摄)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虎年又临近了,本文不展开对瓦当文化的梳理,只简述瓦当文化的一支:兽面纹瓦当。为什么要在跨入虎年之际谈论兽面纹瓦当呢?因为兽面纹瓦当的主角是虎纹。
从现存的瓦当看,兽面纹瓦当表现的主要是狮和虎,但狮子是“舶来品”,只占兽面纹瓦很少比重,而中国人对虎熟悉的多,虎在当年遍及中国大地,甚至连现在的上海从前都有虎的身影。兽面纹瓦当出现比较晚,多用于民居和普通衙署。有心人若留意过各地的皇家建筑或是敕建寺庙,凡是动物形象的瓦当绝大多数是龙。封建时代龙是皇上的替身,这得从汉高祖刘邦说起,传说他妈是在电闪雷鸣之际在梦中与龙相遇,怀孕生出刘邦。后来薄姬在承宠时对刘邦说:“臣妾昨夜入梦有苍龙入怀”,结果生了汉文帝刘恒。从此,历代皇帝都自诩真龙天子,即使是被外族擄走客死他乡,抑或是昏庸无能才德不备也是条龙,不管怎么说,反正龙纹成了皇帝的专属,真龙天子穿龙袍坐龙椅,连皇宫也逐渐换上了龙纹瓦当,文武百官敢有用龙纹者便有僭位篡权之嫌,民间谁使用龙纹便会招致杀身之祸。那老百姓的房檐怎么办呢?只好用虎纹,虽然在皇家建筑中也偶有虎纹瓦当的使用,但在民居中,绝无龙纹瓦当的使用,既使有,也是到了民国皇帝歇菜以后的事了。我在甘肃一位老乡家,还真见过一块五爪龙纹瓦当,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弄来放到房檐上去了。
甘肃永泰民居很少见的龙纹(右)虎纹(左)瓦当(作者摄)
丝路狮纹瓦当
同上
山西雁北出土元太狮少狮纹瓦当
山西雁北出土辽早期虎纹瓦当
同上
北朝虎纹瓦当
六朝虎纹瓦当
唐虎纹瓦当(中国古代瓦当图典)
北朝虎纹瓦当(中国古代瓦当图典)
北朝虎纹瓦当(中国古代瓦当图典)
西夏虎纹瓦当(宁夏博物馆)
西夏虎纹瓦当(宁夏博物馆)
西夏虎纹瓦当(残)
明长城虎纹瓦当(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的地位仅次于龙,它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星座呈虎形位于西方,因而是代表方位的四神之一,四神崇拜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魏,历史悠久。虎又为百兽之长,凭其威猛自可降服鬼魅,附有避邪、禳灾、祈祷丰年及惩恶扬善、发家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做为一介草民,这不都是人皆可期的吗?既然龙不让用,用虎当然也不错,这就是除皇家以外的普通衙署和平民百姓居所檐头虎纹瓦当的由来。
辽中京出土虎纹瓦当(大同博物馆)
河北北部民居明代虎纹瓦当
山西晋中元明民居瓦当
同上
山西雁北元代民居异形虎纹瓦当
山西雁北元代民居异形虎纹瓦当
河北北部民国民居虎纹瓦当
河北北部清代民居虎纹瓦当
河北北部清代民居虎纹瓦当
山西北部清代民居虎纹瓦当
同上
山西北部清代民居虎纹瓦当
山西北部民国民居虎纹瓦当
同上
山西北部民国民居虎纹瓦当
河北北部清代民居虎纹瓦当
作者多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