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新闻 >> 正文 >> 正文

找伙伴乡村文化振兴临清魏湾镇贡砖

来源:天坛 时间:2023/2/13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www.yunweituan.com/m/

找伙伴app的目标是以乡村文化的载体,以村为基本单元,借助“互联网+”手段,把每一个乡村的历史由来、人物典故、特色风俗、特产美食、乡村经济等都发布到找伙伴互联网APP信息平台上,使每个村在平台上建立一张属于自己的“乡村名片”。

聊城市各乡村可借助找伙伴互联网APP信息平台,将每个乡村在平台上统一入驻,集中展示聊城的乡村文化,发展乡村农业,达到乡村振兴目标,使聊城乡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魏湾贡砖

五百年前、盛极一时的运河砖窑,盛行于明清时期。面对祖先馈赠的财富瑰宝,魏湾镇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大力度培育延续优秀地域文化,近几年倾力保护建设贡砖窑工程。魏家湾贡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年被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所有砖窑是建在明清时期原砖窑遗址上的。魏湾镇紧临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是著名的运河码头,曾名“清阳驿”。这里土质良好,俗称“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粘适宜,用这种土烧出的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

地理位置

魏湾镇地处临清、茌平、东昌府区三市县区交界处,东西长11.45公里,南北宽7.8公里,版图面积59.44平方公里。镇辖3个管理区,27个行政村,总人口人。古称青阳镇,明代因镇内有魏姓水湾,而更名“魏家湾”,今称魏湾镇。自明代初至年3月隶属原清平县。当年9月改称东升人民公社。年12月28日设立魏湾区。年1月撤区并社,设立魏湾人民公社。年8月改为魏湾乡,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魏湾镇。山东省级贫困村共计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魏湾历史

明清时期,魏湾镇为清平县之重地,鲁西重要水运码头。茌平、博平、清平三县皇粮漕米均集中于此。此外寺庙众多,远近闻名,有“魏湾72座庙”和“一步三座庙”之称,其中兴佛寺和水南寺均建于唐代。一年两度庙会,商贾云集,买卖兴隆,贸易活跃,甚是繁华。《清平乡士志》记载:明清之际运河行魏家湾,商业畅茂、民殷富,最为繁盛之区。魏湾镇属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往西北穿境而过。马颊河则从西南而来,经魏湾东南边境向东北而去,贡砖窑遗址分布周边。

自永乐到清末,临清砖窑历时余年,逐渐形成宏大的烧制规模。据傅崇兰著《临清明清史》和清乾隆五十年张度修《临清璞州志》记载:从“东、西吊马桥,东、西塔窑,张家窑到河隈张庄”,等长达30公里的运河沿岸上,“设窑座,每座两窑,计窑,每年出砖窑,计万块”。“每窑划定良田40亩,专供窑户建窑、取土、存放砖坯之用,共占地亩。”每烧一窑砖,约需柴四五百公斤不等,除临清外,尚有东平、东阿、阳谷、寿张等共18处,每年领价办柴运送各“窑”。如果我们按古代贡砖官窑规格做推算,座窑按每处窑约50个工人惯例计算,就意味着在亩的土地上,每天有近人在袅袅的青烟中忙碌,如果还算上为官窑提供柴薪的人、把贡砖送到运河码头装船的搬运工人,数量就更多了。

贡砖前世

“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清康熙年间,客居临清州的江南文士袁旭在诗中描述的景象大约就是上述数字的形象画面。如果说面对文字描述的景象和以数字为框架的范围,我们难以想象出当时那盛大的烧制规模,那么由一块块贡砖建造的建筑无疑以一种更为具体的形象展示了它的历史成绩。临清所烧制的贡砖不仅用于北京的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营建中,而且从文物发掘结果看,在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德州减水坝,张秋镇荆门、阿城、七级闸坝等处也发现临清砖。这是临清贡砖的足迹,也是它令人震撼的历史疆域。

贡砖工艺

一个最好的工匠,一天所制砖坯也超不出块。装窑烧制之中,还有称为“洇窑”的独特工艺。晾干的砖入窑烧至半个月方能停火,停火后不能立即出窑。接下来就是洇窑,在窑顶预留的水槽内放水,让水慢慢渗入窑中,水不能太多太急,否则会使窑体炸裂,约需六七天时间。经过繁琐、复杂的一系列过程,方能烧制出青色的贡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贡砖出窑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查,然后用黄裱纸包装封签,借运河之利运至京城。当年运送贡砖是皇差,规定官船每船搭乘量为96至块不等,民船每船搭10至12块不等,运送中不得损坏或丢失,否则不仅包赔还得治罪。

这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在为中央集权的王朝中心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为运河沿岸孕育了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临清魏家湾贡砖便是这产业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透过这一方方青砖,即使时光流转,时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感受到,那些独具区域特色的传统产业在魏家湾的承续。

贡砖今生

如今,大运河畔早已没有冒烟的砖窑,运河沿岸许多村民家中却不难看见贡砖的身影。残余的贡砖成为当地房屋建筑的一部分,犹如镶嵌在时光中熠熠生辉的珍宝。多年的贡砖制作技艺也影响了这里人们的生活,地处卫运河右侧的魏家湾贡砖展示基地继承了先人们的精湛技艺,十几代人制作销售砖瓦等用品,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中还有人经营此道、乐此不疲。

文化振兴

近几年倾力保护建设贡砖窑工程,现建有两处贡砖砖厂,利用原镇第一砖瓦厂土地,在原贡砖窑遗址上,建设了集贡砖系列产品展示、砖雕制作、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临清贡砖文化产业园,建设了三大功能区。分别是贡砖展示、古建展示、体验办公区,开发贡砖技艺体验项目;砖雕文化产业衍生区;古法烧制保护区(包括贡砖环保生产区);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为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技艺传承,聘请技艺传承人为技术顾问,严格继承历史传承技艺,形成一套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烧制工艺包括:选土、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成砖检验等复杂的烧制工艺。

魏湾镇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大力度培育延续优秀地域文化,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把贡砖作为尖端产品在互联网上登记注册。贡砖远销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年大运河申遗期间,产品用于大运河临清段的修缮,成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口到韩国、日本。年与北京故宫签订供货合同。同时建设了贡砖展室和砖艺体验馆,开发了贡砖技艺体验项目。把澄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等非遗技艺深入的农户。研发的具有文玩功能的砖雕产品初加工进入家庭操作,增加农户收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