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年(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皇帝祭天、祀谷的场所,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年(明嘉靖十九年),撤大祀殿,在其旧址建起大享殿,也就是后来的祈年殿。到清光绪年间,天坛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天坛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皇家祭坛。位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北京传统中轴线重要遗产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在天坛核心游览区内有20户居民居住,建筑面积约.53平方米。分别位于天坛公园西南侧原北京市园林机械厂(15户)、东南侧泰元门(2户)、北侧绿化一队办公区(3户)。这种状况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不利于文物文化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带来安全隐患。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要求,东城区将社稷坛、太庙、天坛内住户腾退等列入重点任务。市公园管理中心、东城区政府共同做好前期住户调查摸底,东城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和补偿方案。
年8月20日正式启动签约,三天内完成全部居民的签约工作,签约率达%。这是暨清华寺二期、社稷坛文物腾退项目之后,又一在签约期内顺利完成的项目,实现了中轴线遗产区范围内重点文物腾退的良好开局。签约后根据工作流程,对居民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格审查、安排居民办理公证手续、组织居民进行选房、发放周转费等补偿款。待所有居民腾退后,公园将根据园内规划进行房屋拆除及环境整治工作,环境整治后将增加绿化面积.7平方米,扩大对游客开放面积2.24公顷,最大限度恢复天坛历史格局及风貌。
年8月31日上午11时,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收尾项目最后一户未签约户顺利签约,至此,年10月启动的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户居民%签约,中轴线申遗迈出了重要一步。
天坛周边简易楼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年代久远,多数楼房出现框架酥化、楼体开裂、楼板塌陷、门窗变形等问题。医院,外地患者和家属租房需求高,导致该地区私搭乱建密集、环境秩序差、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突出,私拉乱接电线以及明管、明线大量架空裸露,存在极大的建筑、防火、防汛等安全隐患。
作为全市首个“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项目,项目自年10月至今,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在项目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下,帮助两千余户居民彻底改善了居住环境,为中轴申遗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兑现天坛申报世界遗产时许下的承诺,改善地区居民居住条件,年10月,东城区启动了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工作。项目涉及天坛南门外、西门外共57栋简易楼户居民。该项目安置房源——燕保·祈东家园由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心建设,地处朝阳区垡头地区,紧邻地铁7号线焦化厂站。年7月,首批签约居民已经入住。
目前,项目指挥部完成了大部分渣土清运工作,并对腾退区进行了简易绿化。下一步,项目指挥部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具备拆房条件的楼栋逐步开展拆除工作,对剩余签约未交房居民结合司法程序继续开展工作,加快天坛周边简易楼收尾工作的步伐,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