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圜(yuán)丘坛、祈谷坛两坛的总称。祈年殿位于天坛北部的祈谷坛内,是一座蓝色琉璃瓦三重檐攒尖顶建筑。明朝时,名为“大享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清乾隆时期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更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使整座殿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明清帝王在祭祀前要在斋宫举行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诚敬。斋宫正殿是一座砖石拱券结构建筑,不用木制梁架,故称无梁殿。
无梁殿内正中设宝座,后有紫檀木瘿(yǐng)木屏风,浮雕山水人物。屏风上高悬一方乾隆御题巨匾,榜书“钦若昊天”,语出自《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是圜丘坛的正殿。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
皇穹宇大门
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根、下层根。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
天坛圜丘坛内外壝(wěi)墙的四正位各有三座石门,共有24座,称“棂星门”。内外壝墙南面的两道棂星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中间的最大,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门;东面次之,是皇帝所走之门;西面的最小,是陪祀人员走的。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
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衣服胸前有圆形图案的为袁世凯。
袁世凯祭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