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窑精选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乾隆霁蓝釉梅瓶“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参阅:香港佳士得年秋季拍卖会,Lot,成交价万H:33.2cm
此梅瓶为唇口,短颈,丰肩,弧壁,圈足,底施白釉。瓶身通体施祭蓝釉,釉质肥腴,色泽深沉凝重,光亮细腻,釉面橘皮棕眼密布,尤如蓝宝石般璀璨深耀,口沿一线灯草口,为整器平添几分宁谧之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正合雍正瓷器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
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有:“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亦有:“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祭蓝釉又称“积蓝釉”、“霁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其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因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明清时期,祭蓝釉因其肃穆宁静的颜色与北京天坛祈年殿上琉璃瓦之色相合,极适用于这种天人相接的祭祀场合,故专用于祭天,烧造数量极为有限,本件之祭蓝釉梅瓶非常少见。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嘉庆粉彩过枝籁瓜碗一对“大清嘉庆年製”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来源:佳士得(永乐)年6月15日,编号D:11cm;H:5.9cm
粉彩过枝籁瓜纹碗,为乾隆嘉庆时期粉彩碗类名品。民国许之衡于《饮流斋说瓷》中曾赞誉曰:「过枝花之杯、碗,乾隆者尤绵密,籁瓜牵藤,间夹翠竹,而翠竹又往往影青也。繁丽之中,殊有玲珑剔透之致。」今北京故宫保存清代粉彩过枝籁瓜纹碗与图样(参见附图:《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年,页-,图26-25),即与本拍品同为按相同画样所制御窑器物。
拍品外壁纹样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嘉庆时期「粉地瓜瓞绵绵碗平面图样」相同(参见附图:《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页-,图26)
碗形精巧,胎体轻薄,迎光可透,胎骨坚细,釉面莹白如玉,丽质动人。内外壁绘过枝籁瓜纹,辅以彩蝶、修竹,寓意「瓜瓞绵绵」、「子孙万代」。笔法细腻,画工精湛,设色粉润,尤以彩绘籁瓜果肉效果尤佳,果粒鲜红平抹,果皮彩质突起,红中带黄,黄中有绿,极具质感,成对保存,是为嘉庆粉彩上乘佳作。
籁瓜,即苦瓜,因苦瓜外皮形似癞,而又称癞瓜,亦名锦荔枝、癞葡萄、红姑娘、凉瓜。掌形叶,嫩果绿白色,成熟时呈白色,后熟果为黄红色,红色籽。明代始引入中国,可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润泽肌肤,其籽补肾阳。因名锦荔枝,而有利是吉祥御窑。清代叶申芗作《减字木兰花锦荔枝》词:「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嘉庆黄地粉彩缠枝莲托八宝纹烛台一对“大清嘉庆年製”矾红六字边款参阅: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年,页。2.《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官窑瓷器》,江苏美术出版社,年,页。来源:SPINKSON(标签)H:28.5cm
烛台亦称蜡阡,流行于乾隆朝,为清代宫廷五供之一。其使用源于印度佛前献灯明之举,既是寺内照明之用具,也是佛供案上的一种供器。佛教认为,在佛塔、佛像、经卷前燃灯,能护大功德;又因灯明可破暗为明,故佛教也将灯明比喻佛法与智慧,喻以智慧照破愚痴。佛教发展至清代,五供的制作出现了多种质地和式样,丰富了五供的种类。
此烛台工艺复杂精湛,分段烧制,上为烛台双托盘,下为内中空覆钟形足,通体以匀润鲜亮之柠檬黄彩为地,尽现皇家尊贵之势。其上满绘缠枝西番莲八吉祥纹,花瓣脉络描摹精细,花叶扬卷,曲线优美,由彩之浓淡表现花叶阴影。佛家吉祥物八宝纹,是一种传统的吉祥纹饰。本组烛台构图讲究,主次分明有序,色彩华美。外壁缠枝莲正面盛开托起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并运用描金分界技法,增加粉彩瓷器在色彩对比上的美感,体现出极丰富的想象力与设计感,令福寿吉庆的吉祥寓意不彰自显,代表了嘉庆期宫廷粉彩的最高水平。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嘉庆粉彩折枝花卉纹海棠洗“大清嘉庆年製”矾红六字三行篆书款来源:北京中汉年5月18日,Lot.60L:16cm;H:2.5cm
盘呈海棠形,平底,下承四足。内外粉彩绘折枝花卉纹,在白地上以粉彩绘折枝玉兰、石榴花、菊、灵芝等四季各色花卉,外壁亦饰有折枝月季、荷等时令花卉。口沿加绘金彩,更添富丽之气。构图疏密有致,绘画精细,设色柔和淡雅,寓意吉祥。洗底可见支钉烧痕,书「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嘉庆本朝。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乾隆斗彩桃芝祝寿图盘一对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第19页18图来源:上海老户退赔D:14.5cm
斗彩桃芝祝寿图盘一对,敞口,弧壁,圈足,底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胎质细腻坚硬,釉色温润。盘口沿内外均以青花双线为饰,盘心双圈青花线内画湖石、灵芝和以桃树枝干盘绕而成的「寿」字,外壁也装饰以灵芝「寿」字纹,与盘心呼应,独具匠心。整体画面都是以长寿为主题,曹植《灵芝篇》有「灵芝生天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焕若神」。祝寿意同拱寿,以灵芝、桃、湖石等寓意长寿之纹饰组成图案,即谓「桃芝祝寿」。通体以斗彩为饰,青花淡雅,釉彩明亮,运笔清秀流畅,寓意喜庆吉祥,成对保存,殊为难得。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西番莲八宝纹如意耳琵琶尊“大清乾隆年製”矾红六字三行篆书款来源:1.MallamsAuctioneers马拉姆拍卖行拍卖2.M.ErnestCordier,Paris(acquired10March)厄内斯特二世年10月巴黎获得3.CollectionofD.Salman,Eaquire沙尔曼王子的收藏参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图版、,上海科技出版社,;H:32.5cm
本品为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的彩绘佳器,其形尊贵典雅,装饰雍容华丽,如意万寿耳精巧工致,造型典雅,为乾隆朝高端精细御瓷琢器之显着标志。
瓶撇口,细颈,溜肩,垂腹,圈足,露胎,瓷土细洁缜密。内壁施绿釉。底足绿釉以矾彩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书,字体端正,排列整齐。口沿装饰如意云头纹,外壁松石绿釉为地,彩绘粉彩缠枝莲及各种吉祥图案,纹饰中的吉祥元素皆以中国传统彩绘手法绘就,突出写实性。八吉祥,又称佛教八宝,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组成,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种物象,至乾隆时,宗教意味已失,纯为祥瑞图案,甚或与道教纹样混淆。其余各式洋花洋草则以西洋光暗技法表现,强调色彩过渡的处理,从而达到浓淡自然、立体感突出之效果,其枝蔓婉转翻卷,设色随之变换,展现丰富多彩的华丽,流露出典型的巴洛克式装饰风格。整体布局均衡,填色精准,红彩纯正匀净,绿彩娇嫩青翠,黄彩明快润泽,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臻于至美的内廷恭造风格。
据乾隆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九江关监督伊龄阿进单中所载「交淳化轩洋彩绿地吉庆一统尊成对」,应属同类器物。本品绘西洋花卉,且枝叶表现出阴阳光影,赋有立体感,受西方纹饰、绘画技法影响,属于「洋彩」瓷器。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清宫档案《活计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则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瓷胎」项下,这也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密切。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九桃云蝠暗八仙纹折沿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金款来源:ROYDAVIDSCOLLECTION(标签)RobertvanGullhCollection(标签)BLUETTLONDON(标签)D:34cm
折沿,菱花口,弧壁,浅腹,平底。器粉彩绘制,内底为蝠桃图,一株茁壮苍葱的桃树,上结有九枚硕桃,五蝠飞翔,图案寓有“蟠桃献寿”之意。折沿处为八宝纹,内外壁为松石绿地云蝠纹。口沿,足墙涂以金彩为饰。本品乃摹仿铜胎掐丝珐琅器而成,属装饰最雍容华丽的品类,展现了乾隆朝瓷器典型的奢华和绮艳之风气。
“蝠桃图”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桃树,硕果累累,不禁使人想起“南山仙桃大如牛,一食能益千年寿”的佳句。桃为蔷薇科落叶果木,桃的果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动人的记载。如在西王母花园里有仙桃一棵,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年。当仙桃成熟时,西王母邀各路神仙举行蟠桃宴会。
粉彩是清代彩瓷品种之一,始创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朝盛行,它以柔和细腻见长,有别于五彩的强烈光彩,称为“软彩”。彩料中由于掺入铅粉,绘制时用分水法冲淡的色调,具有粉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它善于表现形象的质感,对花叶蓓蕾、翎毛花卉的描绘注重工细,并使图案有阴阳向背的效果。雍正粉彩器以柔丽淡雅而名重一时,乾隆粉彩器则以色彩浓艳明丽,纹饰繁缛而闻名,尽显御用器的奢靡之风。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评价乾隆瓷器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的感叹。
蝠桃图为清代瓷器装饰典型的吉祥图案,粉彩器常有绘制,雍正乾隆两朝均有烧制,画意内容相同,但是蟠桃的数目有别,雍正多为八枚,乾隆则是九枚,各有取意。八宝是藏传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器物,又称为“八吉祥”,也是粉彩器常绘的纹样。
器端庄规整,构图疏密有致,清新隽雅,敷彩新嫩,纹饰绘制精工,为乾隆粉彩器的上品。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乾隆斗彩荷塘鸳鸯纹梵文卧足碗“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来源:CollectionofD.Salman,Eaquire(标签)D:16.5cm
此件碗敞口,深腹,底端内收,卧足。此墩式碗造型别致,类似于缸。通体施白釉,碗外壁及内底心绘饰斗彩荷塘鸳鸯纹,青花勾勒荷叶、荷花、鸳鸯等图案边缘,青花色泽淡雅,入窑高温烧成之後,再依据荷塘鸳鸯的色彩填绘红、绿、黄诸彩。内口沿有青花梵文一周,外口沿下则饰一周青花云龙纹。此为模仿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器而作。外底心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书款。此式墩式碗目前存世较为常见的是雍正、道光之两朝的作品,唯以乾隆时期不得见。
请将手机横屏看图
本品另一个重要而特殊之处则是六字双行楷书底款,纵观乾隆一朝,御瓷款主要以篆书为主。检视档案文献,可知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曾有前後之别,今日所常见者应为乾隆钦定之篆字款式,烧制于乾隆二年十月以後。而烧制于此之前的篆款和楷款器皿,其前後施用时间不足两年,故传世所见稀少。由此可明确推断,本品应烧制于乾隆元年至二年之间。
而与本品款识最为接近的当属台北故宫典藏,底书青花“乾隆年製”楷书款,著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台北故宫博物院,页,图版80。与本品之写款在运笔习惯、神韵风格等诸多方面绝无差异,可以明确肯定此两款皆出自同一位写款工匠之手。本品此类卧足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乾隆者,但落篆书款,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
参阅图
广东崇正春拍拍品lot
清雍正斗彩荷塘鸳鸯纹卧足盘一对“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盛世选粹》,冯先铭、耿宝昌,紫禁城出版社,年,第页,图21来源:1.BLUETT布鲁特父子(大约年-)年伦敦两家主要经营中国文物的公司之一。2.JohnCrichtonLondon约翰克莱顿伦敦年。D:17.8cm
此盘为敛口,弧壁,卧足。整器以斗彩装饰,内底、外壁描绘出一派水光接天,吉祥宁静的情景。盛夏时节静谧的荷塘,田田的片叶衬托盛开的红莲,于微风中摇曵,艳美的鸳鸯间以柔婉的芦苇和浮萍,漪波微漾其间,悠然自得。这种荷塘鸳鸯纹饰寓美满幸福婚姻和忠贞不渝爱情的吉祥之意,这一题材可上溯到元代,明清时期较为流行。其设色淡雅,色彩丰富,甜而不腻,清而不躁。外口沿饰云龙赶珠纹,六条行龙,间以火珠。圈足内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书双圈款,工整清秀,字迹隽永。
纵观有清一代,斗彩之巅必为雍正。此种瓷艺虽创于宣德,至明成化达第一个高峰,之后因造价之高工艺之繁遭遇冷落。但细数清代,斗彩于康熙获取新生,到雍正达斐然奕世,既模仿又创新,造型和纹饰比成化器更为丰富,色彩更加艳丽。皆因胤禛具有近乎苛刻的审美性格和年希尧、唐英等一批督陶官的倾力监导,无疑影响了雍正斗彩工艺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彩发越,清茜可爱”的评价。陈浏撰《陶雅》有“雍正官窑大小盘,碗白胜霜雪,既轻且坚,上画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萦拂,袅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的评价。《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赞誉有:“雍正时瓷质极佳,设色亦极精致。有称为雍正彩者,其绿、蓝、红等色均灿烂有光,为雍正一朝之独擅。”本品画法清隽典雅,敷彩新嫩,绘制精细,层次分明,表现出雍正斗彩瓷鲜丽清逸的艺术风貌,为雍正斗彩器中的精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