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方山观象祭祀建筑遗址是我国东方远古天文观测和天地日月祭祀的中心,遗址核心面积万平方米,遗址中遗存了大量远古的祭坛、石墙、石塑龙、神庙、大路等,向我们展示出一幅远古先民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祭祀天地日月的神圣场景。方山是古人祈求上苍,进而通天的圣地。方山观象祭祀建筑遗址跟其它地方的古代遗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山的山顶被一整块火山地幔所覆盖,中间略高,四周略低。得益于方山独特的地质条件,使得山上的各种观象祭祀建筑没有在历史中被泥土掩埋,依旧保留着原来的模样,而方山山下杨家圈遗址则被掩埋在一米左右的黄土之下。
方山位于胶东半岛的地理中心,符合观象台要选地中的要求。在对方山的多次实地考察中,笔者将发现的所有积石堆进行编号。一般情况下,只要多个积石堆连在一起就算一组,低于两平方米的石堆不计算在内,共发现有69组。实际上,考虑到统计遗漏及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人为破坏,当年积石堆数量一定多于这个数字。
方山平原
方山观象祭祀建筑遗址南面代表天,北面代表地
根据地图,仔细研究方山祭祀建筑群的布局,发现方山圈子墙内中心区域的祭祀建筑遗址,以东西第10大路向北到东西20大路这块区域的石墙、海墁大路遗留最明显,尤其西北部不但规模大,而且保存的也最好。它们相互交织把方山隔成棋盘状,我不仅想起方山祭祀建筑群既然是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理论的一种体现,那么它在方山上是否还有特别的体现呢?对照地图我突然恍然大悟,古人以北为地,以南为天,所以北面才有大量石墙、海墁大路,形似棋盘,南面既然是天,所以才很少有石墙,只有一条龙飞行其中,而龙本身就代表春天和春分。方山从空中俯瞰近圆形,从四面看为方形,也完全符合天圆地方的理论。
东西第八大路宽约5米,长约米,贯穿整个方山东西,相当于一条纬线。南北第十大路贯穿方山南北,相当于一条经线,两条大路交接点相当于方山的中点。26号祭坛在东面,距离中点约米,64号祭坛在西面,距离中点约米,显而易见这是经过精密的测量,精心的设计的。26号祭坛沿路向东抵达悬崖距离约米,64号祭坛沿路向西抵达悬崖的距离约米,不过在26号祭坛向西约米处,西面山体向里内凹,就已经抵达东西第八大路的路北边缘,所以两个祭坛抵达方山边缘的距离也很接近,说明当年设计者测量的还是很用心的。
方山山上平原的格局
方山上的东西第八大路,是方山唯一的一条贯穿东西的大路,正好把方山分成南北两部分,每年春分、秋分时节清晨大致5点50分,太阳就会在东西第八大路的东端正中升起,下午5点40分,太阳就会在东西第八大路西端正中落下,真的是昼夜等分。春分、秋分两天,方山上面会根据太阳的升起落下确定准确的东西南北四方,因此东西第八大路具有典型意义的天文时令指示功能。
《礼记祭义》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备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可以知道古代春分祭日于东方较高的祭坛上(明),秋分祭月于西方低洼的坑中祭坛上(幽)。26号祭坛在东方,规模最大,被认定为主祭坛,为春分日祭日所在。64号祭坛在西方,严格来说是一处坎,只是底下用石头铺砌,所以也将它说成祭坛,是用来秋分日祭月所用。需要说明的是,64号祭坛正是根据《礼记祭义》的说法找到的。古人南面认为是天,北面认为是地,东西第八大路路北有方山最重要的26号祭坛和64号祭坛,它们不都正好安排在天地相交之处用以通天吗?所以东西第八大路就是一条连通天地的通天大路。
64号祭坛(坎)
因为64号祭坛是一处坎,以前推测可能这处坎秋分时会有水,年秋分实测,发现这处祭坛东高西低,平面略略倾斜,祭坛的西面被水浸没,东面还是可以站在上面祭祀。祭坛西南的正中,有一个直径0.4米石圆环隐没于水中,在水中真的像一个月亮一样。西面属月,被水浸没,是真正意义的祭月的坎。在祭坛的西面不远处有一条东西水渠,祭坛多余的水可以通过这条水渠渗透排走,保证64号祭坛不会被水完全淹没,设计的非常巧妙。在这里可以体会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一诗的妙处——“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
古人祭日祭月的目的实际是为了迎祭春分、秋分,代表一年。26号、64号祭坛的发现完全符合古籍的记述,也证明方山上的祭祀建筑群确实是为祭祀天地日月而建。
63号祭坛
关于古代祭坛的尺寸,在《史记·孝武本纪》做了一次记载:“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泰一也叫太一神,是汉代国家祭祀的天帝、至高神。古代“封土为坛,除地为墠”,所以封就是祭坛。汉代的一尺大致是现在的0.23米,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汉代在泰山祭祀最高神的祭坛的规模,长大致是2.76米,高大致是2.07米。与方山内部最小的63号祭坛做个对比,63号祭坛长宽都是3.3米,高2.9米,比汉武帝在泰山祭祀太一神的祭坛还要大很多,可见方山观象祭祀建筑的级别之高。
69号祭坛
68号祭坛
31号祭坛在东北,形似玉璧,用以祭天。63号祭坛在正西方,形似玉琮,用以祭地,这和我们看到后来的祭坛应该天南地北有一些差异。古代东面代表阳,西面代表阴,天是阳,地是阴。正因如此,所以方山祭天的祭坛在东面,祭地的祭坛在西面,同时它们也可以与祭祀日月的祭坛相对应。26号祭坛代表东方,祭祀太阳,代表春分。64号祭坛代表西方,祭祀月亮,代表秋分。69号祭坛代表南方,代表夏至。68号祭坛代表北方,代表冬至。在不同的组合中,它们可以代表不同的节气时令。
方山偏向中心位置特殊的祭坛,主要就是上面论述的,我所认定的代表天地日月和四分至的六个祭坛和70号坎。31号祭坛、63号祭坛和26号主祭坛是方山上三座最高的祭坛,都接近3米。其中63号祭坛和26号主祭坛尽管不在同一条大路上,相距米,但是两祭坛却是正东正西的,基本在同一纬度上。
70号坎里面长满芦苇
方山所有的东西大路与现在地球纬线相比较都向北偏5度,所有的南北大路与现在地球经线也向西偏5度。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每年春分和秋分这一天清晨,太阳会在方山东西第8大路东端升起,傍晚在路西端落下,所以大路就按这个角度设计,也就是说方山东西第八大路的东西和方山南北第十大路的南北是天文意义上的东西南北。
方山真正地理上的东西标志是东面的27号祭坛和西面的63号祭坛,尽管它们相距米,但是两者是正东正西的;方山真正的地理南北标志是南面的10号石塑龙和北面的65号石塑龙,尽管它们相距米,但是两者是正南正北的。大家是否感觉这两个数据非常神奇,都是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能力。
主祭坛与石墙构成北斗星形状
在东西第8大路的东面路南,有一条长约米,高约1米,厚约1米的厚重石墙,这道石墙的路北中间部分,是这段路的最高点,在中间这处最高点上有一座高大的长方形祭坛,较高的地势使得祭坛看上去更加高大、巍峨和突出。
编号为26号的积石堆在所有积石堆中因规模最大,形体特别,所处位置特殊(靠近中部),因此我把它定为方山的主祭坛。26号祭坛北面石墙特意向内凹进一块,形似斗勺,路南的这道石墙在最东面几十米处偏向南折了一段距离,与边缘的圈子墙相交,正好可与路北的祭坛构成北斗星的形状,那么这道石墙就是指示八节的斗柄了。北斗星位居北方天空,斗勺的天枢星始终指向北极星,围绕天极做周年旋转,因而形成观象授时的标准星象。
26号主祭坛
26号主祭坛前的壝墙
被毁掉的主祭坛只有一地建筑垃圾
古人根据斗柄的不同指向,确定分至启闭八节的时间。《鶡冠子·环流》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围绕北天极做周年旋转,使斗柄在一年12个月中分别指向12个不同的方向,也就是月指一分。《史记·天官书》记载:“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魁”本义指一种头大柄长的大勺。“魁”又指勺子的头,引申为领头、为首的意思,又引申为第一、第一名。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是七颗星连在一起的像勺子一样的星座。古人还因为北斗星特殊的形状,又将这七颗星分成两组再一次取了名字,其中第一至第四前四颗星(呈勺状的部分)称作“魁”,斗柄位置的三颗星称为“杓”。
古代视北极星为天帝的象征,而北斗则是天帝出巡天下所驾的帝车,一年由春开始,而此时北斗星斗柄在东,所以天帝从东方开始巡视,故《易·传》云:“帝出乎震”,震卦在东。8号路和路边的这道石墙尤为重要,尽管它向北偏5度,不过它以斗柄的形象出现,而且斗柄东指代表春分,所以这道石墙应该相当于一条春分日道线或纬线,完全符合这是羲仲来测定春分所建的推论。至于为什么会偏差5度,主要在于不同纬度在春分这一天太阳出来的角度有些差别。实测方山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在清晨升起时正好对准这条大路的东端,晚上太阳降落时正好对准这条路的西端,因此偏差5度。
27号祭坛远眺杨家圈古遗址
沿8号路向东走向路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编号为27的长方形积石堆构成的祭坛,这个祭坛是第八大路的最东端,与路不成直角而是明显有意地偏向东南方。登临这个祭坛放眼向东南望,它的正前方约3公里处就为杨家圈古遗址,恰好可以印证方山远古祭祀建筑群与杨家圈古遗址的关系。
壝墙与墠
年考古专家发掘了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北的血池遗址,在这里发现了秦汉时期使用长达多年的皇家祭天台——雍畤。至此我们得以了解先秦时期祭祀建筑畤的特征,了解到壝墠的建筑特色。
方山外围的圈子墙有一万米,从建筑风格来看,有的石墙垒砌的非常精致而富有艺术性,像东南方向的麦穗墙,有的就垒的比较粗糙,有的石墙上面长满地衣,看上去非常古老,有的墙看上去很新,仿佛刚刚垒砌的。说明方山圈子墙的建设垒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花费了几代人的心血才最终完成的,最终造成了风格不一样,让人产生新旧交替的错觉。
北京地坛的壝墙
到方山游玩的许多人都会有个疑问,方山平原内外那些只有一米左右高的矮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否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呢?大家要是到北京天坛、地坛、社稷坛参观的时候,是否发现天坛的圜丘,地坛的方泽坛,社稷坛这些祭坛的四周都围了一圈矮墙,这圈矮墙有个专有的名字叫“壝墙”。壝,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周礼》:“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说明在古代祭坛的四周往往都建有矮墙,作用是用来保护里面的祭坛,这些矮墙就叫壝。方山上有大量远古的祭坛,方山祭坛四周的这些低矮石墙包括圈子墙就是“壝墙”,它们守护着里面重要的六座祭坛。
血池遗址祭坛
古代祭祀时除了修筑祭坛,还有一种特殊的祭祀建筑“墠”,墠是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礼记·祭法》记载:“除地为墠”。《礼记·祭礼》记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至此可以认定方山上祭坛周围矮墙和矮墙内外一些特殊修整过的平地,它们就是古代祭祀重要的礼仪建筑——“壝”和“墠”。尤其31号石塑龙头部祭坛外面的那块平半圆形平地最为明显,这就是祭祀建筑中的坛、墠组合。
壝墙和墠
31号祭坛
与明清两朝都城北京的皇家祭坛做对比
将方山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和明清两朝都城北京的皇家祭坛做个对比,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这些祭坛的外面都有低矮的壝墙围护,和方山上的祭坛外面有围子墙围护的功能是一样的。天坛圜丘是圆台,地坛方泽坛是方形平台,象征天圆地方,方山31号圆形祭坛和63号方形祭坛,一圆一方,祭祀天地,也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圜丘的壝墙
海墁大路(丹陛桥)
天坛圜丘与祈年殿之间有海墁大道即丹陛桥连接,方山南北第四、第五大路上的海墁大道,南北第九、第十大路上的海墁大道高高耸立在山巅,都是上通天地的通天大路。地坛方泽坛台的下面四周有泽渠,象征祭地的方泽,和方山70号坎的功能是一样的。方山上的祭坛通过和北京祭祀天地日月的皇家祭坛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历经了多年的岁月,中国的祭祀建筑依旧是一脉相承,它们的建筑模式,建筑构成,建筑内涵没有发生什么质的变化。对照现在明清两朝都城北京的皇家祭坛,我们依旧可以辨别出方山上各个祭坛的性质、构成和功能。可以说方山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建筑,是年后明清两朝都城北京皇家祭坛的鼻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