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月季文化节将于5月18日正式开幕,游客可以在陶然亭公园、北京植物园等11大展区欣赏美丽的月季。
作为北京月季文化节的展区之一,天坛公园有着悠久的月季栽培历史,今年,祈年殿和科普园将有千棵盆栽月季亮相。天坛公园如何打造华北第一个月季专类园?天坛有哪些自育品种?对此,记者采访了天坛公园月季班班长富迎辉。从17岁入行至今,他已经和月季打了33年交道。
富迎辉在修剪枝条。受访者供图
回忆:天坛建成华北第一个月季园
天坛公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养月季,当时只有零星几个品种。年,从国外回国的“月季夫人”蒋恩钿受聘担任天坛月季顾问,帮助天坛打造“月季园”,引进优秀品种,为天坛月季打下了基础。
“当时公园刚开始研究种植月季,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听我的师傅说,当年我的师爷——第一代天坛月季人刘好勤用‘扣瓶法’繁殖月季。”富迎辉解释说,由于没有扦插床和塑料布,园丁们想尽办法,利用手头能用上的所有资源,在花盆中放入沙土,扦插月季后再用广口瓶扣上,以保证温湿度。虽然用扣瓶法浇水时十分折腾,但当时确实繁殖出了一批月季。
年,天坛成立了月季班,在祈年殿西侧开建月季园。虽然和现在相比,当年的月季园装饰简单质朴,用篱笆和木桩勾勒出具有天坛特色的图案,但它在当时是华北地区第一个月季专类园,当年开放时,吸引了京城文化名人和百姓竞相赏花。
月季园建起来了,引入更多月季品种成了当务之急。富迎辉说,当年月季来源匮乏,养花人和爱花人得到一个月季新品种,都宝贝得不得了,有一种“独一份”的骄傲。所以只有特别好的朋友之间,才舍得共享几根月季藤条用来嫁接。靠着共享藤条嫁接的方法,天坛月季园丁慢慢攒下了多个新品种。为了培育天坛公园自己的品种,富迎辉的师傅——“月季大师”李文凯还跟农大教授学习基因辐射诱变育种。
年,17岁的富迎辉来到天坛公园月季班工作,此时正值花卉月季的繁荣发展时期。“年,备受市民喜爱的月季和菊花一起,被确定为北京的市花。由于月季品种多、颜色好看,栽培的方式和应用都很广泛,月季的各种资源也纷至沓来,我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他回忆说,随着大规模推广和种植,90年代初,城市绿化也用上了月季。“之前月季属于高档花卉,绿化用不起,街边常见的是三色堇和串儿红。从亚运会以后,漂亮艳丽的大月季花越来越多出现在马路边,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和家中。
高温下,富迎辉对月季进行养护。资料图。
育种:清晨“加班”,为天坛添加自育月季
90年代,天坛公园的月季班也日益壮大。“我们班最多达到18个人,分成三个组。针对性强,人员配备也齐。”富迎辉说,一个是盆花组,负责天坛公园每年举办的月季展和复兴门的摆花;还有一个是他所在的品种组,园丁们负责把天坛公园所有的月季品种重新捋一遍,制作定植图,确定栽种的品种;第三个是月季园组,专门养地栽月季。
从年到0年,在李文凯的带领下,月季班用传统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了十多个新的月季自育品种,包括曾在年月季洲际大会上获得过金奖的霞辉和凯歌嘹亮、天坛荣光等品种。
月季育种是个辛苦活儿。“咱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扎扎的月季花,每天早上,我们要在月季花头没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做育种。”富迎辉解释说,往往园丁头一天相中了一枝月季,但当晚天气热,第二天太阳一出来,花朵就开放露出花芯儿,蜜蜂可能腿上沾着其他花粉来采蜜,风也可能带来其他月季的花粉,给育种带来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经常在‘八小时’之外的清晨做育种,趁着花朵没开放,把花瓣儿掰掉,取出雄蕊进行干燥,给花托上的雌蕊套上防水玻璃纸。待到三五天后,雌蕊流出黏液再进行人工授粉。”
株形优美、抗病力强、抗寒力强,有香味儿等是评判月季新品种的标准。天坛公园的自育品种除了花朵大、花量大,还别具“天坛特色”。
富迎辉拿“天坛荣光”举例,它的原始品种叫荣光,是粉色花朵,花瓣儿背面儿和根部呈黄色,属于复色花朵。天坛养花人自育的“天坛荣光”很独特,粉色花瓣儿上呈现不规则的放射状条纹。“我们取名时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希望天坛公园和月季班能越来越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与大多只有1个花芯儿的月季品种不同,“凯歌嘹亮”品种盛开有3-4个花芯儿,非常漂亮。
传承:有了新科技,也不能忘记责任心
富迎辉在天坛公园养月季已有33年。在游客印象里中,园丁天天和香喷喷的月季花打交道,但刚入行时,受限于养花条件,富迎辉没少干脏活累活。
“浇肥水”就是一大挑战。月季“馋”,喜肥,但当时使用的肥料是腐熟发酵的马掌和麻渣,臭气熏天。有时候园丁发现浇水时不下渗,叶片发黄,就知道是蛴螬虫咬了月季根,浇水时还得兑上农药。“又是肥水,又是农药,夏天甭提味道多呛了”。当年,他和师傅拎着浇壶挨排给月季浇水,整个院子几百盆花浇下来,胳膊累得抬不起来。
绿化行业有“冬闲”一说,但富迎辉闲不下来,他和师傅在洞子里呵护柔弱的小月季。“洞子就是简陋的土砖墙花房。繁殖后的月季小苗根系没长好,不能放在冷窖中,它们像小孩一样,抵抗力不足。”为了给越冬的小苗保温,确保它们来年开春长大,他要反复给花房笼火烧煤、盖铺席。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富迎辉还要推着三轮车去搂树叶。“进入冬天,公园里有大量落叶,我们收集起来覆土堆肥,给花加营养。”
90年代建设条件有限,花棚低矮,富迎辉和师傅经常猫着腰钻进花棚修剪花枝,过了小半天,活儿干完了,出来后腰却直不起来了。“我和师傅用剪子把儿使劲捶捶腰,缓解肌肉的酸疼。但这些我们顾不上,一切就是为了花好。”
随着时代发展,月季园养花条件越来越好,浇水壶换成了抽水泵,园丁们拿着水管浇水,省时又省力。0年以后,天坛开始打造精品月季,陆续引进大型木桶月季。“换上木桶,月季有了更好的生长空间,个儿头长得大。我们在祈年殿布展,漂亮的大月季更能衬托祈年殿的雄伟。
月季有“月月红”之称,地栽月季在春季5月亮相后,在7月、11月还会自然再开两轮。“在经过人工干预控制后,可以实现让花何时开,它就何时开。”富迎辉自信表示,天坛公园通过人工花期调控,可以确保月季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和奥运会等多个节点开花。北京世园会期间,富迎辉将4批不同花期的月季养在一个大棚中,通过水肥管理,温度的控制等技术手段,使花朵们相隔5天左右陆续开放,满足开展、送展、月季洲际大会和换花四个时期的用花需求。
在他看来,养花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减轻了园丁们的负担,但要养好花,老师傅们的责任心还得传承下去。他举例说,使用在月季繁殖扦插时,可以用全光雾插法,感应器可以根据湿度自动喷雾浇水,比人工控制省时省力。肥水一体化养殖幼苗,也可以做到既省时省力且能精准养护,但在花期展览时想进行花期控制,按需求开出大量的花,还是人工更精准。
“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精神。要像爱孩子一样,呵护我们的月季。”
新京报记者张璐摄影记者侯少卿
编辑樊一婧校对李立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