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坛 >> 天坛优势 >> 正文 >> 正文

科研医院王伊龙教授机

来源:天坛 时间:2022/5/13

编者按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和引领。在首医校园里,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肩负起科研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他们勤耕不辍,求索不止,为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做出了有益贡献。首医“科研精英”人物,聚焦师者风采,讲述科研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从起点平平到赴美攻下博士后,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师再到天坛神经病学科研团队的顶梁柱,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前不久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王伊龙教授究竟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又有哪些成功的秘诀?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解读他的成功密码。

年,王伊龙出生于黑龙江伊春。先后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和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系就读本科和研究生,年进入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年攻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后又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医学院从事脑血管病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首都医科医院教授。如今从黑土地中走出来的他,已经成为神经内科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眼前的王伊龙身材瘦高、脸颊白净,文质彬彬,讲话井井有条,是很多学生喜爱的老师,是深受患者尊敬的医生。最初起点平平的王伊龙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才成长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青年学者呢?

出生于医学家庭的王伊龙,最初的从医理想来源于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医院家属大院,从小耳濡目染,闻着来苏水味儿长大,看到医生能够帮助那些身患病痛的人,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向往,在他儿时就已生根发芽。青少年时期的王伊龙患上了严重的鼻窦炎,不仅日常要忍受身体的不适,还经常需要穿刺治疗,亲身体会到病痛的他,决心通过学医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痛苦。王伊龙回忆说,高中时代的他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加上病痛的影响,学习成绩并不尽如人意。“那个时候,父母都非常忙,给年纪不大的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年少轻狂,高考结束后拿到的成绩并不理想,用现在流行语说就算是‘学渣’吧。”谈到此时王伊龙有些难为情,他说:“我很感激我的父亲,他当时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告诉我医生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只要将来努力,再考研究生,还可以进入心目中更加理想的大学深造。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站,人的一生需要终身学习,终生充实自己,终身向患者学习。”父亲的一番话对他触动很大,于是年少的王伊龙满怀憧憬与希望步入了医学殿堂。

大学第一年王伊龙对高中时代的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交友很重要,你交什么样的朋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时,我有幸结交到两个志同道合、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同学做好朋友,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大学生活中,有两件事激发了王伊龙的斗志。“那个时候最差的是英文,本来考四级我还挺有信心,分满分,结果才考了40多分。下铺的同学说他四级的作文是用中文写的,可我的成绩还不如他,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为了提早准备考研,王伊龙排着长队去咨询,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当年那种尴尬心境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王伊龙笑着说,现在想想其实当年考研的初衷不是为了做研究,而是要证明“我能行!”凭着这股子倔劲,王伊龙不仅考上了硕士,又以总分第一名的绝对优势考上首医的博士。回首往事,王伊龙认为要学会感恩,尤其要感谢那些经历的挫折和困难,还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正是这些经历才使自己更加勇于突破自己,才使自己快速成长。

“人生这杯水,前面苦了后面就会甜”

硕士时,王伊龙跟随时任华北煤炭医学院校长袁聚祥教授及方法学专家徐应军教授学习,临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的马建国教授也给予了许多指导。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基础上培养临床医生,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王伊龙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王伊龙受到了严格的科研训练。印象最深的是在流行病学课上,流行病学泰斗韩向午老师经常将数学统计公式以板书的形式写到黑板上,一黑板写不下就擦掉再写一黑板。老师不允许使用软件,必须自己一步一步地算,通过计算的过程,让学生们理解公式的原理和公式本身的含义。此外,老师要求做课题要读够篇文献。王伊龙一丝不苟地按照要求去做,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保留着研读过的篇论文。

“人生这杯水,前面苦了后面就会甜。”王伊龙始终坚信这一点。“当时做课题,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查文献。那时候有一个机会,每个月都会到医院(医院)进行疑难病例病理讨论。参加讨论的同医院,京外单位参医院一家。”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王伊龙非常激动,倍加珍惜。“每次都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发言内容,一大早赶5点多的火车去开会,还带着自己、同学和其他几位大夫的任务。讨论会的时间在下午一点半,我医院旁边的图书馆查文献。因为没有电子版,需要把杂志上的文献一篇篇拿去复印。午餐常常是很简单的干粮就着凉水匆匆解决便赶去开会。有一次讨论会结束后,从五棵松坐地铁到火车站,在地铁上睡着了,猛然听到广播报站就跑下来,突然发现自己把好不容易查的一袋子文献弄丢了。这是一辆临近末班的车,车开走了,又没有手机,非常着急。然后再坐下一趟车去追赶,但最终也没找到那些文献。想到科研经费的紧张和课题组同事的嘱托,当时特别沮丧。这个经历当时是很受挫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一段珍藏的记忆。”王伊龙说。

硕士毕业后来到首都医科医院工作,王伊龙从一入职就绷着劲,不敢松懈。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事,多替别人值两个夜班、下了夜班不能休息、没有假期、被分配许多具体科研教学工作……对于这些他从不计较。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很快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领导的信任,渐渐地王伊龙开始参与科室的管理,成为科里最年轻的住院总医师和主任助理。年,王伊龙师从国内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医院王拥军教授攻读博士。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不仅在科研技能、科研思维上得到提升,还不断突破自我,始终保持良好的科研状态。后来作为主要完成人,在恩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TIA和小卒中抗血小板药物干预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CHANCE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医学界顶尖学术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IF:79)上发表。“在CHANCE项目中,他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助理,这个职位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全程参与项目方案撰写、数据清理,甚至需要经常出国交流讨论,课题期间不停地飞来飞去,有时甚至顾不上倒时差,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项目组的同事回忆道。谈及成绩和荣誉,王伊龙坦诚地说:“我其实是‘学二代’,老师和团队给予了我很多,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绩,和真正的专家相比还差得很远。不论杰青,还是优青,这些‘帽子’从我内心来讲更多是鞭策,我只是尽力把事情做好。”

“持之以恒,

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因为优秀,所以很多人就会满足于现状,甚至停滞不前,要想从优秀走向卓越,必须持之以恒,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导师王拥军教授的一席话对王伊龙影响很大,也为他指明了一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道路。“‘一流、卓越’应该是产出学术思想、产出大师、产出创新研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临床、满足于一般的疑难杂症的诊治。‘优秀’代表着能把病看好,满足一般的职称晋升,享有一般的业界地位。但是真正的‘卓越’是站在国际舞台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患者群体开大处方。”

“中国原创性研究还很落后,与国际上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人才要能提出科学问题,这比解决科学问题更重要。”王伊龙认为,从临床研究的全链条来讲,我们缺少三类人才培养体系。第一类是复合型临床科学家。美国的临床PI、医学博士,他们的本科是学数学,甚至是学统计的博士又拿到医学博士。大部分人都是40岁左右才开始工作,但是他们的后劲足,厚积薄发。提出的一些创造性的科学问题,实际上来自他们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他们既懂临床方法学又懂临床,就会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起,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同时,我们还缺乏对叛逆性人才的发现和保护,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第二类是临床经验丰富的方法学人才。当前,我们的方法学人才很大问题在于与临床脱节。希望这些方法学人才能够与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结成对子加强沟通,实实在在解决临床问题,提高科研产出。第三类是临床研究的管理型人才。作为科研数据质量的保证者、质控员,他们的工作是所有科学家实现科学问题、科学设计、科学答案的基础,非常重要。目前,这三类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磨合机制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回顾20余年走过的医学路,王伊龙深有感触地说,“首先一定要喜欢自己的这份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幸福。多接触临床实践,多聆听大师的讲座,学会主动和身边的老师沟通交流。其次,找偶像、学榜样,寻找人生和学术上的偶像很重要。为自己找准奋斗目标,设定好年度计划,细化出短期目标,把每天过好,持之以恒,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久了就会显现出效果。给自己制定一个奖惩机制,拖延没实现就会很愧疚,定的目标小一点,操作性强一点,每天多些奖赏形成正反馈,慢慢就进入了习惯的状态。比如,我每天如果不去看看病人,不去看看文献,就觉得像一天没吃饭一样,养成习惯自然就进步了。”同时他还勉励大家,面对各种诱惑,越自律走得就越远;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身边事;放眼未来,做好自己,越努力就会越幸运,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党委宣传部

责编:姜俊吉

学生记者:周涵于佳丽

美编:李晓曦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学校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