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第一村”江西三僚,八成家庭靠风水吃饭,有多位“风水大师”常年奔波于赣、闽、粤、港台地区,替官员、老板、名人看风水,过年回家,有人扛了一蛇皮袋的现金,“不用说,这比种田打工强多了”。年近六旬的村支书曾宪文主动辞职了,他要腾出时间来看风水。这位给各级“大领导”看过风水的前村支书,是三僚村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村里流传的说法是,他看风水,6万元起步,最多的一次收了近60万元。每近春节,村里便会开回一辆辆悬挂着外地牌照的豪华轿车,它们的主人是村里常年奔波在外的“风水大师”。在马年春节,曾有人看到不少车主扛了一蛇皮袋的现金,去当地酒店聚赌,村民感叹“太疯狂了”!平日,偏僻的小山村并不寂寞,从退休的“大领导”、在任的省长市长,到富甲一方的商人,再到央视主持人、大学师生等,都怀着各自的心事赶来。这并不意外,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的三僚村,有着“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始祖地”之称。千百年来,这里走出了几十位宫廷钦点国师,北京故宫、天坛、明十三陵等都留下了三僚风水师的身影。顶着祖上荣光,风水成为三僚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不二法宝。三僚风水师看风水,动辄上万元,两三万元一次亦属平常。“不用说,这比种田打工强多了。”一位上了年纪的风水师感慨。每次出门,79岁的“风水大师”曾宪亮总会小心翼翼地端出罗盘,这是他看家的饭碗,平时都裹好摆放在家里最重要的神位上,从不轻易示人,“这就像菩萨像一样宝贝”。三僚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圆形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狭长的石灰岩小山冈,名曰“罗经石”,北宽南尖,形状酷似罗盘中间的指针。据传,唐末国师杨筠松避祸逃到此地,当即断言:“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从此,这位中国风水学赣南派的开山祖师带着徒弟在此定居,皇宫密室的堪舆学由此广传民间。如今,三僚村近位居民中,绝大多数都是杨筠松弟子曾文辿、廖瑀的后人,看风水的家庭占到八成,有多位“风水大师”常年奔波于赣、闽、粤、港台地区,替官员、明星、老板看风水。三僚村声名为人所知,其传播路径经历的是一种“从外往内的过程”。在一系列“破四旧”运动中,风水术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彼时三僚村人无人敢公开谈论风水,三僚的风水之名局限于圈内和一些风水爱好者之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台湾、日本等地有人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