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有6处,分别是:明清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北京十三陵。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它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文化遗产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指的就是历史建筑。
北京的6处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承载着一段历史,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特色。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历史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美学和艺术。今天就来探究这些古老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明清故宫:北京故宫于年建成,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在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代表了国与家,体现了家国情怀。看到故宫对建筑的介绍如下: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长城:万里长城北京段位于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境内,自北京城东北绕至西北,绵延公里。有71个关口,8座营盘。
北京段以明代长城为主体,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沿线著名景点有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司马台、神堂峪、沿河城等。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长城如此评价:约公元前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诞生于约五十至七十万年前。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范围内古人类遗址中内涵丰富、材料齐全和具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也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2.9平方公里。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中四分之三为昆明湖所占据,其余皆为亭、台、楼、阁、廊、榭等建筑。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等皆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天坛: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为明清两代帝王进行祭天与祈福活动的坛庙建筑群,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作为帝王祭天的场所,整个建筑布局均是按照奇数也就是阳数为标准。首先从南面正门进入,天坛丹陛桥连接的南北中轴线,其次是三道坛墙,外坛墙、内坛墙及分隔圜丘坛与祈谷坛的东西向坛墙,再次是五组建筑群,圜丘坛建筑群的祭天坛、天心石、三音石、回音壁和皇穹宇;祈谷坛建筑群的祈年殿、皇乾殿;斋宫建筑群有皇家行宫、无梁殿和铜人亭;神乐署建筑群的凝禧殿看祭祀礼仪展示;牺牲所建筑群有皇家祭祀献牲习俗。最后是九座坛门: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祈谷坛门、圜丘坛门、泰元门、广利门、成贞门、昭亨门。此外还有九龙柏、卧龙柏、莲花柏、问天柏、百花园、月季园等古树奇花,这里的扇面亭、方胜亭、双环亭也十分秀丽有型。
北京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共埋葬了明代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以及30多个妃嫔。其中以长陵(明成祖)和定陵(明神宗)最为著名。
明十三陵分别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北京6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我们展示的是真实的历史原貌,如果你喜欢,来此寻古探幽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