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为首一座就是外城西门上的关楼,城墙全部由青砖包砌,上设望孔、灯槽、射击孔等防御设施。关楼巍巍高耸,塞上风光尽收眼底。一条长城(实际是一道厚土墙)从关城角楼蜿蜒往南延伸,极目不见尽头。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中,现在看起来实在显得既细且矮,且已经风霜满脸,岁月留痕,只剩下一串断壁残垣。
嘉峪关内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两门均有土筑瓮城回护,站在瓮城中,周围高墙森森,感觉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瓮中之鳖,也正应了“敌兵入城,如瓮中捉鳖”之意。瓮城的门向南开,刚好与内城的门成九十度折角,如此设计假使敌人攻破瓮城,也无法长驱直入冲击内城大门,城头的守军很快就可将困在瓮城底的敌军射杀殆尽。内城东西门上各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楼,和城门名称相同,东为“光化楼”,西为“柔远楼”。
东西城门内均有宽阔马道直通城顶,一侧为坡道,供骑马行走,另一半为台阶,供步行上下。信步向东门北侧的坡道入口走去,北侧城台与墙衔接处的拐角墙就是有名的“燕鸣壁”。“击石燕鸣”的凄美传说就指此处:古时嘉峪关的城门朝启暮闭。某天傍晚,风雨交加,两只在门洞内筑巢安家的燕子晚归时只有雌燕飞入了城门,而雄燕被城门隔在了外面。雄燕“啾啾”地哀鸣着,用头不停撞击城门,竟撞死在城门脚下。雌燕久候雄燕不归,也悲鸣而死。这个传说用一种夸张的手法衬托嘉峪关的险峻,竟连燕子也不能飞过。后来据说嘉峪关内每逢将士出征时,他们的妻子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燕鸣壁”前击石卜凶吉,这更是感人肺腑了。据说用小石块敲击这里的城墙砖,耳边会传来“啾啾”或“叽叽”之声,仿佛燕子归巢时的鸣叫声。数百年来,城墙上已被敲击出数个拳头大的深坑。沿着马道登上城头,斜倚在垛口,双手轻抚着古老的青砖,仿佛在小心地触摸着历史的脉搏。“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西面望去,苍凉死寂的戈壁滩直没入茫茫天际,悠悠天地间只余下一丛丛的骆驼草默默地守候着那份象征着生命的绿色。
“击石燕鸣”这段美丽动听的传说,已经在嘉峪关流传了数百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说穿了,只不过是一个迷信的传说,这种现象的产生,要归功于我国古代聪明的建筑匠师,他们根据建筑物远近距离能引起回声和共鸣的原理进行建筑,就能产生回声,这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是一个道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