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的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全景蔡律摄
重庆人民大礼堂近景蔡律摄
站在三峡博物馆门口拍摄的重庆人民大礼堂。蔡律摄
距今66年历史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依然宏伟庄严,中西合璧,结构匀称,对比强烈,布局严谨,古雅明快。圆形的主体建筑正前方还有一排精致的门楼,其外观似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故有“小天安门”之称,这是重庆难得的经典建筑。
人民大礼堂广场绿树成荫蔡律
重庆人民大礼堂内景蔡律摄
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余人。
重庆人民大礼堂右侧内景蔡律摄
重庆人民大礼堂左侧内景蔡律摄
重庆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建于年代,是一座精美的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大礼堂采用了明清的建筑特色,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在外观上仿造北京天坛祈年殿。仿明、清的宫殿形式,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结构匀称,对比强烈,布局严谨,古雅明快。主体部分的穹庐金顶,脱胎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正中的圆柱望楼,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南北两翼,镶嵌着类似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塔楼;广袤的庭院中,前阶宽阔平展,梯次六重。
重庆大礼堂博物馆蔡律摄
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伦敦大学编写的《世界建筑史》中,首次收录了新中国建国后的43项工程,其中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位。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重庆人民大礼堂北楼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牌坊整体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碧绿琉璃瓦,里外两面嵌以金色图案;造型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余人。
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大礼堂举行。资料图片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中心,重庆市的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直辖挂牌揭幕大会等重要会议和国际性会议都在此召开。中国内外知名的演艺人员及团体在大礼堂献艺,丰富了重庆人民的文化生活。
重庆人民大礼堂简介蔡律摄
夜色中重庆人民大礼堂广场蔡律摄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饱含了深厚悠远的中华文明,体现了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的宏大气概,代表着重庆人民建设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是重庆人民艰苦奋斗的象征,在重庆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人民大礼堂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据悉,有关单位充分发挥重庆大礼堂的功能,赋能浓缩展示中西部十二省市民族文化品牌“文化、消费、贸易、体验、展示、金融、商务、科技”复合功能的共享平台,借助大数据智能化解决西部中小企业产品销售难、融资难问题。
蔡律年11月28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