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
什刹海旁
地安门外大街上多了一块新招牌
听到“马凯餐厅”将回归的消息
大家都很激动
纷纷回味起这阔别了15年的老味道
最近,有一个消息更让人振奋:
新“马凯”开业了!
终于能和好友们约起来了!
不过,新餐厅长啥样?
那几个最受欢迎的菜还有吗?
味道变了没?
需要排队吗?服务咋样?
……
也许您心里有一大箩筐的问题
我们懂!
这不,提前帮您去探店了!
东安子鸡、荷香软蒸银鳕鱼、左宗棠鸡、五福全肘、松茸汤泡肚尖、船拐子肉、马凯原汁烧海参……这些您记忆中的经典菜,都在!味道很好,摆盘很好,服务很好,就是菜量有点少!店址:地安门外大街29号。坐公交车或地铁到什刹海站(地铁A2口出)。营业时间:10:30-22:00。工作日,大概下午5点开始叫号,平均10桌/时。周末的话,更早一些去,才能少排队哦!可以提前预定座位,、。试营业一月内有折扣,最高可享全场8折!五福全肘单品5折!欲知详细情况,继续往下看↓
温馨提示:
请提前准备好纸巾(cakoushui)
“新马凯”紧邻地安门百货商场
与年的店面旧址相当接近
基本上是原址重张
20世纪80年代的马凯餐厅
年9月拆迁前,地安门大街的马凯餐厅夜景
1月2日下午四点半
小编在“鼓楼”站下车
往北走了两步
就看见了四个大字——
“马凯餐厅”
这招牌,跟80/90年代的一样有辨识度
真是非常显眼了
店门采用了两道门的形式
有效挡住了北京冬天的风风风
赶紧钻进店里
身子骨一下就暖和了
新店宽阔亮堂
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气派!
迎面而来的是湘绣巨作《韶山》
和一盏Blingbling的大水晶灯
这幅《韶山》
由湖南湘绣厂
是年人民大会堂送给餐厅的礼物
作品色彩丰富活跃,气势恢宏
长4.2米,宽2,1米
重达公斤
动用了12个壮小伙才搬进了店里
与15年前的老店相比
新店的营业面积从
之前的平方米
扩大到平方米
光一楼散座区
就可以同时容纳人就餐
店内有专用的电梯
可供抵达二楼的精致包厢
这个沙发休息区看起来很温馨
大厅墙面采用了正红色的镂花背景
配以地标性建筑的画作
有永定门、前门、景山、鼓楼……
显得非常欢快喜庆
仔细观察的话
还能看到墙上的这幅手绘图里
不仅详细介绍了餐厅的历史
还妥妥标出了“C位”的地理优势
看似很低调,其实很傲娇对不!
筷子、椅子、餐巾纸上
都印着“马凯餐厅”四个大字
品牌意识很强了
当然,作为餐厅
最重点的,吃的怎么样?
别着急,下面我们一一说来!
餐厅的服务员姐姐说
这本厚厚的菜单里
有一百多道菜品
虽然已经隔了15年
但经典的老菜品,都在!
隔了这么久,还能认出来吗?
挑几个来说一说↓
东安子鸡
58元/例
这个菜用的是鸡腿肉
肉质非常滑嫩
配以洋葱和辣椒爆炒
酸甜中又带着些辣味
吃这道菜时别着急
稍微等它凉一些
更有一番风味
荷香软蒸银鳕鱼
58元/例(含两个)
摆盘非常好看
剥开的时候伴随着淡淡的荷叶味
银鳕鱼肉质非常鲜嫩
伴随雪菜,口感清新
就是太少了,一口就没了哈哈哈
梅酒醉桃仁
38元/例
都是剥好的完整的核桃仁
一颗颗放在半个壳里
底下还有小萝卜圈固定位置
摆盘非常精致可爱了!
吃起来有点鲜核桃的口感
但亮点在于用到了话梅和花雕
有点酸酸的梅子味
和淡淡的酒味
软炸里脊
88元/例
这道菜的特色在于
大片的猪里脊肉外面
裹的是一层蛋清打发成的糊
所以颜色呈奶白
非常地蓬松柔软
不过吃得多一点后
还是会感觉有点腻
正在减肥的人,慎重!
鲜肉麻饼
3元/个
这个真是便宜又好吃
里面包着很大一块肉
一口吃掉简直太治愈了
外皮也是非常酥脆
筷子是夹不起来了
得直接上手!
豆沙酥
2元/个
又一个平价好物
和前一个肉饼一样可以单点
对于想尝鲜又胃口小的人来说
再也不怕烧钱又浪费了
表皮非常酥脆
里面包的红豆沙也很绵软
豆沙味醇厚
又不是太甜,喜欢!
新店的服务态度也是特别好
隔几桌就有一个服务人员
随叫随到
来这里吃饭的很多顾客
都是老北京人儿
王阿姨和朋友们一起来聚餐
她说,自己家就住在这周边
今儿来
就是想回味一下十多年前的老味道
看还是不是记忆中的样子
她还说,那时候大家工资不高
“一说上马凯餐厅吃饭去
那牛着呢”
赶紧地收拾走起!
“点的几个菜都挺好吃的
看起来也很精致
就是量稍微少了些”
马大爷是跟老伴一起来的
他说看到马凯新开业了
赶紧来尝尝
他点的响油鳝糊
也是店里经典的菜品之一
在门口等位的王女士说
自己以前尝过长椿街店
今天刚路过,看到新店开张
“遇巧了!来尝尝”
她觉得这家店的菜比较接地气
很适合大众
下午17:52
王女士和家人排队已近一个小时了
前面还有10桌
问及“等两小时吃一顿饭是否划算”时
她表示今天车限号
新店也挺干净暖和
“等,也值。”
另外值得格外说道的是
卫生间也非常宽敞干净
里面的垃圾桶是自动感应的
非常方便行动不便的客人
这点细节,很走心了!
最后,省钱妙招来了!
试营业期间,有优惠!
去年以来
除了马凯餐厅
北京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字号
逐渐回归到百姓身边
续写起人气老店的辉煌
西四包子铺
年5月
在西什库大街顺天府超市内的美食街
“西四包子铺”重新开业
距离西四路口老店址不到1公里
虽然新店跟老店并无延续关系
但也采用了半发面、笼屉蒸等传统手艺
搭配北京特色小吃炒肝售卖
引得很多怀旧的顾客排队购买
天坛北门老磁器口豆汁店
年9月
天坛北门老磁器口豆汁店重张开业
大批老主顾纷纷去排队喝豆汁
这次重张
豆汁店用餐环境大大改善
而且实现了“明厨亮灶”
徐记烧饼铺
年10月中旬
西四便民服务菜市场里
“徐记烧饼铺”重新开业
开张一月,排队不减!
这家烧饼虽小
但被称为“老北京芝麻最多的烧饼”
从年开业
每天都是做多少卖多少
从来没剩下过
搬新家后价格依旧没变
最受欢迎的烧饼1.2元一个
糖火烧2.2元一个
味道也还是那么香
虎坊路热盆景餐厅
年12月
虎坊路上经营22年的热盆景餐厅关门
待重新选址后再开张营业
但在王府井
热盆景的新店早已入驻
干烧鱼、“宫保鸡丁都有!
那些消失的老北京味道
你最期待哪一个回归?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王雅贤苏越
图片:苏越
流程编辑:郭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