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和团运动
自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获得了2.亿两巨额白银赔款,面对西方列强席卷而来的军事瓜分中国之风暴,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宏扬民族自信心#
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又称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联合军发动的以镇压义和团之名,实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的侵略战争。
这次运动意义深远,粉碎了西方列强军事暴力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这不是那些追求西化的知识精英和官僚阶层改变了西方列强的对华战略,靠的是那些未被西化的人民(主要是底层大众)扭转了中国的命运!这场农民爱国运动和以后新中国建立所经历的革命运动,挽救了中国成为第二个印度的命运!
如果中国像印度一样被切割、瓜分和完全殖民地化,今天我们还能以一个大统一,并快速崛起的大国国民身份来反思以往之败吗?
翻开二十世纪初中国那血泪的惨痛史,让西方列强放弃军事瓜分中国战略意图的最直接原因,并不是当时知识精英和官僚阶层鼓吹认同西方国家和拥抱西方文明的墨水和口水,而是被后人讥笑已久、风起云涌、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和团成员。
义和团成员他们武器很烂,甚至很多连火器都没有,他们抡起了大刀、长矛,用鲜血和生命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用血浓于墨水和口水的血性刚猛让八国联军颤抖不已,中国不是第二个印度,武力是永远征服不了的!
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据说先后有两位军事统帅。
年6月,英国海军元帅西摩尔受重创从廊埔逃回天津后,心有余悸,他写道:“若义和团所用设备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万国公报》,辛丑年正月)
八国联军另一名统帅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信中说:“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落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级在本性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 ,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吾人者一观察日本维新之进速与成功,则此处实值得吾人加以特别注意。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年6月下旬,慈禧太后“打着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对八国联军宣战,本想以此“振奋国威”,没想到清军在武器先进的情况下,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花大价钱整顿军备,武器一点也不差,居然完全不堪一击,八国联军迅速占领北京。
清军欺负百姓倒是很在行,打起外仗来就像缩头乌龟一样,即使配备了先进的武器,估计有些清军连怎么开的都没搞清楚,这仗还没出手就注定输了,清军已经没有了那一份血性和刚强。清军战败后接下来就是签订了近代史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影响深远。
皇城还在刚被八国联军进攻时,慈禧太后就急忙带着光绪皇帝逃跑了。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公开准许军队抢劫3天,无恶不作,疯狂烧杀抢夺、奸淫辱掠。从公使到各级军官、士兵,无一例外参与抢劫,大量珍贵的奇珍异宝被抢劫一空。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大学士倭仁的妻子已经九十岁,被侵略军百般侮辱而死。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愤怒地说:“岂能被所辱?”遂全家投井自尽。还有许多许多的人不甘侮辱,含冤自尽!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暴,归来后全家自尽。
代表西方列强的英国人赫德早就在年就潜入了中国,此人大量学习中国艰深复杂的古典典籍,汉语流利、学识渊博、业务熟练,混得如鱼得水,官职做得越来越大,后来做到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三十余年,也从清朝搜取了很多重要的机密情报。
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就是由赫德制定并提交报告的,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而且没有任何现金储备,每年的税收不到1亿两白银。那时节,清王朝治下约有4.5亿人口,赔偿数额4.5亿两白银,让中国每人分摊赔偿1两白银,无论男女长幼都得承担这个苦果!
清末统治下的现实社会是民生凋零,民不聊生,百废待兴,根本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社会更处于激烈动荡,百姓仇洋情绪更是高涨。
只有分期付款,支付期限为39年,每年按4.5%收取利息,本息合计约9.8亿两白银。然后,根据各国的“实际损失”进行分配。结果,14个国家对分到的数额都相当满意,因为这笔钱远远超过了它们所谓的义和团运动造成的“实际损失”。
在谈判之前,慈禧太后让荣禄给李鸿章定下“调子”:只要不清算她的罪名,继续让她做老大,其他一切都好说,赔多少怎么赔,慈禧太后都没有多大异议。那真是“量中国之物力,结帝国之欢心!”
当然在赔偿过程中双方有过多次交涉,事实是赔偿太多了,清政府已经完全穷途末路,以后的局势将会瞬息万变,西方列强可不是什么善茬,一直在深入研究中国的内情,所以改变了对华策略,变相侵略,更可怕的文化教育领域。
三、变相文化侵略
以下是触目惊心的一段文字,犹如当头棒喝,震撼心灵的呼声,振聋发聩,暮鼓晨钟,雷霆启昧:
年前,美国 教育家、伊利诺大学校长埃德蒙·詹姆士提交给罗斯福总统的《关于向中国派出教育使团的备忘录》,这份对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影响如此巨大的文件,直到年,才由翟玉忠和陆寿筠二位先生合作,全文翻译成中文。
到底是哪些人在刻意隐藏这份文件?他们为何要隐藏?还要隐藏多久?诸多学人该动动他们奴化已久的脑子,认真想想这个问题了,这才是真正的“阴谋”!否则,中国知识界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精神殖民的境地!
用埃德蒙·詹姆士的话说:“道义精神上的主宰比军旗更必然地为商贸开辟道路。”这句话源于年初,詹姆士向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交的《关于向中国派出教育使团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开始只在私下流传,年被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收录在《今日的中国与美国》一书。
为此,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咨文,指出:
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实际上,詹姆士备忘录代表了当时美国朝野许多人的共同主张,即以学术思想为战略工具一劳永逸地征服中国。正是在该备忘录精神的指引下,美国政府(也包括其他西方国家)立刻行动起来,先是用庚子赔款的退款招收中国留学生,后来建立了“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了的大学校”(罗素语)清华大学,又在诸多西式大学的基础上创建各种专业学会和各类学术刊物,通过消灭中国本土学术生存的制度基础,达到全面控制中国精英精神的目的,今天西方强国近乎快要完全实现了在道义精神上征服中国的宏大战略构想。
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美国将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强迫清政府将这部分退款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美国年提出庚款兴学计划,年付诸实施,之后多年都有明确的款项用于留美学生。
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兴学呢?
看似无声无息,实则暗藏惊涛骇浪!不要天真地以为西方列强为你借箸筹谋未来!竟然有很多知识精英把对方当做衷心善举,恭敬奉命,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连自己姓什么,吃什么长大的都忘了!难道他们这群盗贼真有这个好心?难道我们真的会相信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
使计弄诡妄想兵不血刃,妄想垂手而胜,实在可恨和荒谬!被侵略的悲愤,被奸淫辱掠的屈辱近代史,皮开骨碎、无复人形的无数过往 惨景,中国人历历在目,是没有忘记的!
那些没有爱国之心的,无非是西方国家霸权羁縻下的忠臣。吃里扒外的人在从中作梗,暗培势力,连成一气,好为霸权站台,那这些人我们国家又有何值得重视?
西方拼命美化甚至虚构自己的历史文化,无孔不入地给他们国民渗透爱国主义。而百年来的中国,很多人却在拼命地怀疑乃至不惜用恶劣手段丑化诋毁自己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这是世界上被殖民地的病态思维通病。
暗袭离间手段,我们的古人前辈不知道用过多少回了,一定要拆穿,让其无所遁形!我们一定要辨别忠奸,要洞若观火,古人说“明可以察秋毫之末”。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 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美深造而培养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 。
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之后,美国企图用知识和精神代替枪炮来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以期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正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用心所在,是庚款兴学计划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庚款兴学是20世纪初美国整个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心是极其深远的。
用庚子赔款培养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的好处不言而喻。因为挑选的留学生是非常苛刻的,那是全中国各地能募集到的 的青年,对候选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美,身家清白,英文水平高”,考试十分严格,分初试和复试,内容分为中学、西学两大部分。
当然羡慕的人也很多,那些征召的青少年都是国家的良才美玉,万中挑一,几年下来人数愈千,再要征集十分困难,为此到了年民国成立后,经外务部批准,清华学堂于10月17日更名为清华学校,以便在国内发现和培育人才,使更多学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读书。
事实证明,庚款兴学计划符合美国侵华的长远利益。英、日、比、法等国看到美国由于庚款兴学计划的实施而带来的巨大收益,大为震动,从年起纷纷效仿。庚款留学国家从美国扩大到英国、日本、比利时、法国等多个国家。
如果这些学生学成以后不回中国,他们也获得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如果回国,美国在中国将也会留下不少亲美的知识分子精英。数据显示年至年,清华学校赴美留学归国者共人,回国后留校任教者只有人,占34.5%。客观上讲,庚款兴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有利的。
四、文化传承
留学生中还是有很多心系祖国的热血男儿,他们要学,殚精竭力,苦思学问。即使有无量苦海,他们也绝不放弃,在漫长孤独思索的求学生涯中,有无数难题,如排山倒海一般奔涌而至,潜心研究,熬啊,忙啊,岁月如流水般流逝,有些连个人终身大事都无暇顾及。多少次灰心后,有苦涩,有沮丧,有孤独,又有突破后的激昂和兴奋。真是些鸾凤俊贤之士,待学有所长,取得成就,再回国筑根培元。
《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反躬自问,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
倘若山河破碎,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涌现,科学救国,科技报国就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传播科学文化就是他们肩负的使命,那批留学海外的学子当中,也涌现出很多新中国杰出的领军人才,奠定了各门学科的基点,成为各种学科上的佼佼者和引领人,在中国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真是越跌越壮,可敬可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念兹在兹,永不忘记。”
到了今天,敌人心术太坏,手段十分恶劣古怪,无孔不入。犹如无意中饮下一杯旷日持久的慢性毒药,深入骨髓。时至今日,还有余毒残留,还有亲美亲日等精英分子潜伏暗处,还在制造儿童毒药,还在为西方列强歌功颂德,还在摇旗洗白!说是西方列强是“做好事,做好人,留好名,我们更应该感激涕零,还要好酒好菜热情款待,以报大恩!”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时至今日,儿童双眼和心灵更是惨遭毒教材、毒读本荼毒,搞得妖风漫天,邪气横行。事关国家未来和前途,只有拿出刮骨疗伤的决心,去除毒瘤,清除余毒!现在有不少家长包括成人都反应,没有传统 文化的熏陶,现在的孩子根本树立不起正确的三观,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直到近年来,学术界才发现我国人文学术走上远离本土现实的不归路,它不仅不能为国人的现实生活提供必需的价值依托,也不能为政治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原因很简单,西方学术是西方历史现实的总结,以西学为标尺对中国现实作基本判断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这导致许多“严肃”的学术问题成为毫无价值的争论。
自鸦片战争以来直至今日,还有些中国学者存在一个可怕的逻辑错误和思维定势,就是将现实社会中一切问题和不满不假思索地归因于中华文化。这种思维定势早已根深蒂固,像恶魔一样主宰着他们的灵魂。
中国是大洲级的大国,地大物博,繁花似锦,人口占世界的几分之一,历史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以往对世界的科技做出过卓越贡献,以往上千年对世界的科技贡献,超出其他国家的总和(大科学家李约瑟结论)。中华文化其学识之丰富浩瀚,无边无际,其书卷之卷帙浩繁,那是数千年无数才智杰出的学人的心血与智慧,其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之丰富,如汪洋大海。
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文化灿烂绚丽,我们不会欺负弱小,我们崇尚和平,向往自由发展,我们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对友邻之邦和受难之国,一向都是慷慨解囊,即使是面对这次突变的疫情,我们可不像有些国家一样尽是开些口头支票,却把装有疫苗的口袋使劲捂住,我们是免费赠送了很多宝贵的疫苗的。
我们也不像某些国家专门兴风作浪、挑事生非、制造暴力,我们是怪揣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自然而然的懂得是非善恶,放弃那狭隘的偏见。
战歌高亢嘹亮,浩浩荡荡的人民 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扬我国威,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极其贵重的精神财富。
西方战略家深深懂得,一个民族如果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消灭中华文化才是西方的目的。文化的侵蚀、污染,更是利刃刺体,剧痛难当。文化思想需要正本清源,当这个注重内在心性修养的民族一旦与其他民族一样掌握了相同的外在器物,就可以迅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学术成为一个国家的商业和政治工具,这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中极其罕见。只有在二十世纪以后,学术才成为美国攫取中国核心利益的超级战略武器。
中国人一肩挑,谁也不怕,抗美援朝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断取得的科学成就更证明了这一点。前几日光明网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少年相信祖国将在自己这代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也是有信心的。
不忘辉煌,不忘耻辱,保持血性和刚强,西方列强亡我华夏之心不死,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高度警惕西方文化渗透,要保护好要传承好中华 文化的血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传承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魂。以包容和理性的心态向世界学习,博采众长,学其优而用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