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见面会
天坛中枢淋巴瘤专栏特刊
神外前沿讯,近日,医院“复发胶质瘤及中枢淋巴瘤”多学科会诊正式开通,由医院神经外科季楠教授(访谈链接)、血液内科刘元波教授(访谈链接)、神经影像中心孙胜军教授(访谈链接)共同出诊。详情请参考:简讯医院开通“复发胶质瘤及中枢淋巴瘤”多学科会诊本期《会诊见面会》栏目邀请三位专家讲解和分享了在诊疗复发胶质瘤及中枢淋巴瘤中的经验、观点和前沿进展。专家访谈
神外前沿:会诊设立的出诊和工作方向?
刘元波:我们这个会诊团队由神经外科季楠教授和神经放射科的孙胜军教授和我组成,在年就开始会诊复发胶质瘤。经过几年的发展,病人数越多越来越多。
最近,医院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为了让众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更方便能够找到我们,我们的复发胶质瘤会诊改名为复发胶质瘤及中枢淋巴瘤会诊。现在病人数明显增多。初衷是能够增强医疗服务意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神外前沿:几位会诊专家各种的特长?
刘元波:我们的组长季楠教授,是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也是医院神经外科肿瘤六病区的主任,主要是在胶质瘤和其他脑肿瘤方面的手术治疗方面非常精准。孙胜军教授是医院神经放射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我本人是天坛血液科主任,是主要负责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内科的综合治疗方面。
在季楠主任带领下,我们三位团结合作又各有分工,从影像学的诊断,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
季楠主任最近开展了很多新的项目,比方复发胶质瘤药物筛选,还有一些PCV方案的部分特殊类型胶质瘤的治疗,我们血液科也协助季楠主任完成下一步的治疗。所以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
神外前沿: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疗流程?
刘元波:首先,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要与其他很多脑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第一步就需要神经放射的资深专家来鉴定,因为往往这类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到医院神内神外等科室就诊。
我们神经放射的专家孙胜军主任,有30多年的经验,他来初步鉴定是不是倾向于中枢淋巴瘤。
第二步,初步确定是中枢淋巴瘤以后,需要神经外科进行定向活检,或者出现紧急情况,就需要季楠主任进行手术,手术一是取病理明确诊断,二是挽救病人。
第三步,那就要到血液内科进行免疫化学的联合治疗。
神外前沿:三位专家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合作?
刘元波:在第一个步骤,我们三个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判断下一步治疗的方向性问题。在第二步,如果治疗好了,怎么评估?是完全缓解,还是部分缓解,都需要评估。评估过程往往内科医生是有欠缺的,所以请丰富的经验孙胜军主任、季楠主任,帮助我们来把关,也确定下一步的治疗。
这是对病人负责,也是有助于病人在我们团队的帮助下,能够得到规范化的诊疗和后续的治疗。
神外前沿:复发胶质瘤和中枢淋巴瘤会诊,目前看取得了哪些效果?
季楠:我们的会诊工作开展的比较,年就开始了复发胶质瘤的会诊,而且我们现在还在不断的进步。
更主要是,别的会诊团队基本上以临床专家为主,我们后面其实还有一个科学家团队,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复发胶质瘤有三难,第一个就是诊断很难,第二手术很难,第三就是后续治疗最难。
首先,因为胶质瘤复发时,以前经过了治疗,可能有放射性坏死,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判断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孙胜军主任能够提供,目前到底是肿瘤复发还是放射性坏死,如果是放射坏死的话有特效治疗,问题不大。如果是肿瘤复发的话,孙主任会告诉我肿瘤的复发灶在哪,哪里主要是放射性坏死,做这种精准的术前判断,这第一步的工作。对手术的精准切除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术中主要就是放射性坏死和前次手术的干扰,要精确判断边界,而且复发胶质瘤有一个经验,如果做太广泛切除的话,因为经过放化疗,患者脑组织本身是受损的,切太多以后,病人会出现神经功能的急剧下降,甚至意识出现下降,这就很麻烦。所以我们是用术中B超、术中磁共振,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分子成像、术中成像来辅助精准切除,在尽量全切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证神经功能。
最后,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复发胶质瘤,经过了诊断和手术环节,很可能面临没药可治的局面,因为大部分高级别胶质瘤以前都经过放化疗,现在用什么治疗?这时就需要科学家团队的参与。
神外前沿:科学家团队如何参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
季楠:第一就是生物信息学筛药,和一般做基因检测不一样,普通基因检测都是发现一个个靶点,我们针对靶点进行治疗,就像下五子棋。而我们是通过全基因组检测,构建整个肿瘤增值、侵袭等各种能力的生物模型,然后用所有FDA批准的能过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组合打击,看看哪个组合效果最好,这就是下围棋了。
第二是基于原代培养的筛药,就是把肿瘤切下来以后保留好,做原代细胞培养,然后将其做成类器官。我们有一个天坛Panel,就是我们在临床中的药物组合,以替莫唑胺为主,加上其他的药物,差不多有20多个组合,然后用其对这个类器官进行体外模拟的治疗,能得到第二个用药推荐。
这时候就要刘元波主任定夺了,因为很多筛选出的药物的组合是没有过的,比如上一个病人是三个药物,甚至还包括一个降糖药物。这时候刘元波主任出马,根据生物信息学和类器官培养得到的两个推荐最终制定一个可实施的最终方案,真是需要查很多文献,做很多前期工作,最后做出一个临床可用的方案,然后给病人进行临床治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事。
当然还有一些新型治疗手段,比如说CAR-T、DC细胞肿瘤疫苗等都在做,更需要科学家团队的参与。
神外前沿:会诊中,如何做到准确的诊断?
孙胜军:实际上放射科医生做的工作就是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疗效的评估。这三方面的主要工作,第一步,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诊断的结果不一样,对于病人的指导治疗意见也就不同。比如有些确定是肿瘤,那就意味着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如果确定不是肿瘤,那治疗方法很可能就是药物治疗。
第二步,诊断本身一定是存在着鉴别诊断,首先就是帮助做正确的诊断,其次在诊断时要看肿瘤在治疗过程当中,到底肿瘤有复发,还是肿瘤因为放疗或化疗的副反应造成的异常影像表现。这时我们就需要利用不同的检查技术,去帮助更好的做鉴别诊断。
第三步,就是评价疗效,针对于同样的病例,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的治疗效果是好还是不好,那一定是要通过检查的手段来评价。
神外前沿:复发胶质瘤使用哪个磁共振序列进行诊断会比较准确?
孙胜军: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胶质瘤指南里写的都很清楚,对于胶质瘤常规检查是第一步,如果需要鉴别诊断,就需要做特殊的检查了,那么这种特殊的检查是什么?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以为我们提供组织的病理生理状态,这些检查对我们鉴别诊断非常的重要。
这些鉴别诊断的特殊序列,对于评价胶质瘤的病理生理状态或者是胶质瘤需要与其他肿瘤相鉴别时,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比如磁共振波谱(MRS),临床上季楠主任经常开MRS检查,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非常有意义,可以在活体上查到组织的微量代谢变化。
会诊信息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出诊地点:医院特需门诊MDT团队:神经外科季楠教授、血液内科刘元波教授、神经影像中心孙胜军教授官方挂号渠道:
“京医通”软件-进入医院“特需门诊”界面-点击“会诊中心”-周四上午“复发胶质瘤及中枢淋巴瘤”多学科会诊
专家简介季楠,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外科肿瘤六病房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外科亚专科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医师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人脑库研究分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北京市神经外科学科骨干。专业方向为颅内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近5年来承担脑胶质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及医疗大数据方面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参编专业书籍3部,发表第一及通讯作者SCI收录论著27篇,主持国际注册临床研究5项。年度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年度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年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一项。
刘元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余年,擅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脑肿瘤精准诊疗。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血液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海聚工程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评审专家。主持和完成美国NIH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十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
孙胜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医院神经放射科主任医师,神经放射诊断组组长,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专业组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北京市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会诊专家、ActaRadiologic审稿专家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两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分课题一项等;以主要完成人参与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脑卒中相关重点支撑项目两项;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五项。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为15篇,核心期刊15篇;参与翻译及撰写专业书籍多部。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一项。
联系我们科室值班电话-;医生或患者联系我们请扫描下面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9.html